青春助力环保行:大学生三下乡走进歙县绵潭村
文/王一卉 徐汝彤(安徽信息工程学院社会实践团队成员)
近日,[安徽信息工程学院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自动化2401]的大学生们怀揣着青春的热情与对乡村发展的责任感,来到黄山市歙县绵潭村,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聚焦村庄环境保护,为乡村生态建设注入青春力量。
绵潭村位于新安江北岸,作为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和国家4A级景区“新安江山水画廊”的主景区,生态环境优美,文化底蕴深厚,但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环境保护的挑战。大学生们抵达后,迅速分组展开行动。
在前期调研中,他们深入田间地头、农家小院,与村民们亲切交流,了解村庄的环境现状、村民的环保意识以及日常的环保行为。不少村民表示,近年来随着游客增多,村里垃圾量有所增加,垃圾分类和处理成为难题。大学生们敏锐地捕捉到这些问题,为后续的环保实践找准了方向。
实践过程中,大学生们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环保活动。他们利用所学的环境科学知识,在村里举办环保知识讲座,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村民讲解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农业面源污染的危害以及如何进行绿色农业生产。讲座现场,村民们认真聆听,积极互动,不少村民表示学到了实用的环保知识,以后会更加注意保护环境。
为了让环保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大学生们还组织了环保知识竞赛和垃圾分类实践活动。他们精心准备了环保相关的题目,吸引了众多村民参与竞赛。在垃圾分类实践环节,村民们在大学生的指导下,将不同类型的垃圾准确投放到相应的垃圾桶中,在寓教于乐中提高了环保意识和参与度。
除了知识普及,大学生们还身体力行参与村庄环境整治。他们手持扫帚、垃圾袋等工具,对村庄的道路、河道周边进行垃圾清理。尽管烈日炎炎,但大家干劲十足,不放过任何一个卫生死角。经过几天的努力,村庄的环境面貌焕然一新,道路干净整洁,河道清澈见底,村民们看在眼里,喜在心上。
此次“三下乡”环保实践活动,不仅让绵潭村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改善,也让大学生们在实践中得到了锻炼和成长。大学生们纷纷表示,通过这次活动,深刻体会到了乡村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今后将继续关注乡村环保事业,为乡村振兴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未来,大学生们计划与绵潭村建立长期的帮扶关系,持续开展环保活动,助力村庄实现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美好愿景。
绵潭村环境保护工作总结
在环境保护工作中,绵潭村秉持着绿色发展理念,取得了显著成效。我们成立了环保志愿队伍,开展河道清理、垃圾清扫等活动,确保村内环境整洁。通过宣传环保知识,村民的环保意识大幅提升,乱扔垃圾、随意排放污水等现象明显减少。同时,我们对村内闲置土地进行了绿化,种植了大量树木和花草,不仅美化了环境,还改善了空气质量。此外,我们还积极推广垃圾分类,从源头上减少了垃圾对环境的污染。未来,绵潭村将继续加大环保力度,让村庄环境更加优美,为村民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为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安徽信息工程学院 向阳花开圆梦工程社会实践团队
通讯员:徐汝彤
2025/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