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走乡村大棚致富路,赋能乡村振兴新发展

发布时间:2025-01-16 阅读: 一键复制网址
       在乡村振兴的宏伟蓝图中,产业发展是关键一环。为积极响应这一战略号召,地理与旅游学院“情系三农”实践队于2025年1月10日前往日照市东港区西湖镇的西沈马庄村,探索大棚产业如何为乡村经济注入新活力,提升村民生活质量,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稳步推进。
       党建引领,带领农民共同致富
       实践团队抵达西沈马庄村后,与当地村委会展开深入交流,探讨当地的大棚产业以及党支部是如何发挥引领作用,带领农民共同致富的。实践队员集体与赵书记进行深入的交流,赵书记表示大约在2020年初,西沈马庄村成立了全镇第一家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东港区引领农业种植合作社,主要种植大棚油桃及苗木栽培,致力于打造一处集绿色果蔬种植、采摘、销售于一体的现代化循环生态农业园,为推动土地规模经营、农民抱团发展、大棚转型升级做出示范,为做活土地文章赋能。当地村委会积极发挥党建的引领作用,探索多种发展模式,实践队员还了解到,当地村委会牵头与公司建立合作关系,订单式的种植模式,极大解决农产品的滞销问题。在实践过程中,前往村委会的村民络绎不绝,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从村民口中得知,当地的村委会帮助村民解决生活中的大事小事,办事效率极快,真正做到了为人民做实事。

图为实践队员与赵书记交谈。甘唯萌 供图
       从事大棚种植业,保障农民富裕安全绳
       实地调研中我们发现当地的大棚大多是家庭大棚,一家经营一个大棚。实践队员在村庄走访过程中恰好遇到采摘完西红柿的王女士。王女士表示西红柿如今的价钱并不是特别好,批发价才1.6一斤,卖贵了就没人愿意收,几乎都是赔本出售。家庭式的大棚农民过于分散,在市场竞争中确实处于弱势。赵书记也表示针对这一问题,党支部正积极寻找解决办法。赵书记表示西沈马庄村积极建立村集体大棚,村支部统一建立管理,雇佣村中的劳动力进行生产,既解决了就业问题,也能够由村集体统一与采购商协商定价,使得农产品能够卖一个好价钱。

图为实践队员采访王女士。李艳 供图
       走进大棚亲身实践,感悟乡村发展新动力
       实践队员在当地村民的指引下走进西沈马庄村的农业种植合作社。大棚排列整齐,农民热情洋溢的采摘着西红柿、西葫芦。在当地大棚负责人刘女士的介绍下,实践队员了解到如今大棚内种植的主要是圣女果、西葫芦等作物。大棚的劳动者主要雇佣的都是村庄中的老年人,给老年人提供一份可靠的生活保障。刘女士带领实践队员走进圣女果大棚进行细致的餐馆。在当地农民的讲解下了解了圣女果的种植方法与管理技术,并进行系统的学习。实践队员从劳作人员那里了解到农业种植合作社中的大棚由村集体统一进行管理,雇佣村庄中的老年人来这里进行劳作,让我们这些老年人都有了一份工作,让我们的生活也都有了保障。实践队员仔细观察当地大棚的种植技术以及圣女果的生长状况,与大棚中的劳动者一起,帮助清理大棚中的杂草,体验劳动的乐趣。

图为实践队员学习圣女果种植技术。甘唯萌 供图
       本次实践活动圆满结束,通过实地调研,实践队员们深入分析了西沈马庄村的大棚种植业对当地发展的积极影响,以及当地党组织带头,积极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成立农业种植合作社,这将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强大动力。在走访过程中,进一步了解了当地居民对农村振兴的认同感、支持感和幸福感。同时,该次实践活动也帮助实践队员们拓展视野、丰富知识体系和提高实践能力,深刻体悟乡村振兴的发展与魅力。新时代下,作为大学生的实践队员们筑牢根基,携手同行,与时代共进退,关注农村经济发展,探索助力乡村振兴的道路,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

图为实践队员与当地大棚负责人的合影。甘唯萌 供图
作者:甘唯萌 来源:甘唯萌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走乡村大棚致富路,赋能乡村振兴新发展
  • 归巢反哺,振兴乡村之光
  • 归巢反哺,振兴乡村之光
  •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重要论述的指引下,2025 年 1 月10日,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 “情系三
  • 01-16
  • 践行“大食物观”,端好“蓝色食物”饭碗
  • 践行大食物观,保障粮食安全
  • 践行大食物观,保障粮食安全
  •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树立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的要求。为了解大食物观对粮食安全的保障作用,曲阜师范大学
  • 01-16
  • 溯源莆仙戏韵,传承非遗基因
  • 溯源莆仙戏韵,传承非遗基因
  •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戏曲是中华文化的瑰宝,繁荣发展戏曲事业关键在人。”莆仙戏源于福建莆仙地区,被誉为“宋元南戏活化石”,是珍贵非
  • 01-16
  • 探沿海小镇饮食奥妙 筑蓝色粮仓健康生活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