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煤炭历史,领略能源之美
探索煤炭历史,领略能源之美
为深入学习和领会并宣传右玉精神。山西大同大学计算机与网络工程学院社会实践队于6月29日在山西省大同市云冈区展开了“三下乡”的暑期实践活动。该活动旨在让同学培养实践团队成员的综合素质,助力地方高质量发展,加强对爱国主义的理解。
当天上午,经过一个多小时的长途跋涉,我们来到了大同煤炭博物馆,大同煤炭博物馆,作为晋华宫国家矿山公园的标志性建筑,不仅是一座集科学性、知识性、观赏性和趣味性于一体的大型地质矿山博物馆,更是了解中国煤炭产业发展历程和文化的重要窗口。
跟随着讲解员的讲解我们了解到博物馆的展示内容丰富多彩,围绕“煤矿、地质、资源、人类、和谐”的展示主线,设有煤的形成、煤的开采、煤的利用、煤的文化等多个展区。通过这些展区,游客可以纵览地质演化的轨迹,领略煤炭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煤炭工业的波澜壮阔。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博物馆的镇馆之宝“煤精”,是我国井下矿工开采的体积最大、发热量最高的一块大煤,极具观赏和研究价值。
讲解员说大同煤炭博物馆不仅注重科学性和知识性,还非常注重趣味性和互动性。在参观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各种设备和模型,如四维动感影厅等,穿越时空隧道,立体感受侏罗纪生存环境,亲身体验风雨雷电与地壳运动等自然现象。讲解员又介绍给我们许多与大同当地风俗相关的模型如铜火锅,旺火。据说女娲补天的时候也用过煤。
跟随讲解员的脚步,我们看到了在抗日战争中的大同煤矿以及煤矿工人们的经历,看到日军残害我们的先烈和掠夺我们的资源,每个人的情绪都很愤怒,每个人都静静的参观着,博物馆内展出了大量与日军入侵大同煤矿相关的历史文物和资料,如抗日战争时期侵华日军使用的测量仪、发行的《世界画报》等。这些文物和资料不仅反映了日军在大同煤矿的掠夺行为,还揭露了日本侵略者为实现“以战养战”的罪恶目的,对大同煤矿进行了疯狂掠夺和野蛮开采的历史事实。
其次,博物馆还通过图片、影像等多媒体手段,展示了日军在大同煤矿推行“以人换煤”的血腥政策,对劳工进行残酷剥削和虐待的罪行。这些证据包括身上有鞭痕且残缺不全的尸骨、被电线捆缚竖埋的尸骨、满载残骨碎块的骨灰箱等,这些骇人听闻的展品是对日军侵华罪行的有力控诉。
当讲解员带我们参观完博物馆之后,我们不仅对煤炭产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增强了对爱国主义的理解。我们在入党宣言前庄严宣誓并在离开时合照留念。
大学生暑期“三下乡”活动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实践平台,可以让大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农村、了解农民,亲身感受农村的发展和变化,从而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激发大学生们为农村发展贡献力量的积极性。并且对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不仅有助于提高我们的实践能力、拓宽知识视野,还有助于培养我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作者:山西大同大学韩毅 来源:暑期三下乡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探索煤炭历史,领略能源之美
- 为了深入了解煤炭产业的发展历程、科学技术以及其对当地经济和社会的重要影响。山西大同大学计算机与网络工程学院开展了参观大同煤炭博
- 11-14
- 三下乡暑期实践——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 2024年8月18日,南京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党史学习实践队成员在队长何雨轩的带领下在江苏省南京市参观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 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