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陇山渝水行者探秘丰都三建:冷水鱼养殖的绿色革命与“三变”改革的乡村振兴乐章

发布时间:2024-09-25 阅读: 一键复制网址
7月23日,“渝水映新篇,乡风传古韵”兰州大学2024年赴重庆暑期社会实践团前往重庆市丰都县三建乡蔡森坝村对当地的冷水鱼生态养殖基地进行了深入调研。此次调研旨在学习并宣传乡村振兴的成功案例,探索特色产业在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炎炎夏日,带着对知识的渴望和对乡村振兴事业的热情,行者们踏上了前往重庆市丰都县三建乡的旅程。此行旨在深入了解并学习蔡森坝村冷水鱼生态养殖基地的发展经验,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蔡森坝村,一个位于群山之中的小村庄,因双鹰河穿村而过而显得格外灵动。然而,这条流淌了千年的河流,在过去并未给当地村民带来太多的经济收益。直到近年来,重庆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扶贫集团驻乡驻村工作队深入考察后,发现了这里独特的冷水资源,并决定发展冷水鱼养殖产业。 


行者们抵达后,首先参观了冷水鱼生态养殖基地。蔡森坝村的冷水鱼养殖基地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生态环境,成为展示生态流水养殖技术的典范。基地位于双鹰河沿岸,依托溶洞泉水的优质水源,水温常年保持在12-18℃,非常适合冷水性鱼类的养殖。
在现场可以看到,池塘流水养殖系统通过一系列手段,实现了水体的循环流动和养殖废弃物的及时排出,显著提高了养殖效率和水产品质量。养殖基地占地五十亩,水池面积十余亩,采用高密度集约化养殖,一亩产量可达六万斤,每立方米产量在八十斤到一百斤。目前,基地已实现年产冷水鱼50万斤,产值高达600余万元,相关产品远销东南亚,并计划在未来进一步扩大规模,实现年产120万斤的目标。

在调研过程中,行者们不仅见证了冷水鱼养殖的全过程,还详细了解了当地推进的“三变”改革情况。通过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方式,农户将闲置的土地集体和水域等资源入股到经营主体,参与冷水鱼养殖等产业项目,共享产业发展带来的红利。基地的兴起,不仅为村民们提供了稳定的就业岗位,还吸引了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实现了家门口的就业梦想。同时,通过“三变”改革,村集体和农户的收入结构更加多元化,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动力。


通过此次调研,兰州大学暑期社会实践团成员们深刻感受到了“三变”改革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他们表示,将把所见所闻带回学校,通过宣传报道等方式,让更多人了解并关注这一领域的发展动态。

通过此次调研活动,兰州大学2024年赴重庆暑期实践团的青年学子们不仅增长了见识、锻炼了能力,更深刻体会到了乡村振兴的艰辛与希望。他们表示将继续关注和支持乡村振兴事业,用实际行动践行青年人的责任和担当。同时,他们也期待未来能有更多机会深入基层、了解国情、服务人民,为实现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作者:陇山渝水行者 来源:陇山渝水行者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中国海洋大学学子赴嘶峰村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 武汉东湖学院星之梦志愿服务队与学生共赴纳雍九洞天探索风土人情
  • 播种希望,收获梦想
  • 走进乡村,播种希望
  • 志愿青春,点亮梦想
  • 三下乡:星梦照乡野,智启未来光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