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青春“三下乡”光影志愿者服务队:以爱为媒 光影筑梦

    发布时间:2025-10-11 阅读:
    来源:樊珂 江苏师范大学 光影志愿者服务队
为深入传承弘扬地方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乡村儿童对本土历史文化的认知与学习需求,江苏师范大学传媒与影视学院光影志愿者服务队组织赴徐州市铜山区何桥镇付村,开展以徐州传统文化为主题的公益授课活动,通过生动多元的媒介形式,为孩子们带来一场贴近乡土光影交织的文化启蒙之旅。
  
  01光影相遇乡土悦读认知家乡
  志愿者的第一堂课从一场别开生面的破冰班会开始。通过精心设计的“你画我猜”“记忆力大挑战”等互动小游戏,志愿者们迅速拉近了与孩子们的距离。欢笑声与掌声不断在教室中回响,短短一节课的时间,双方已从陌生到熟悉,温暖的陪伴也在默契的互动中悄然生根。紧接着,一场内容充实、方法“硬核”的阅读课随即展开。志愿者们以书为媒,引导孩子们掌握阅读方法,深入文本之中,一步步探寻徐州深厚的历史脉络与多元的文化底蕴。
  
  02两汉风云入课堂英雄故事启童心
  第二天,“两汉文化看徐州”主题课程生动开讲。志愿者以刘邦、项羽的历史故事为主线,为孩子们深入浅出地剖析徐州厚重的文化底蕴。从刘邦草根逆袭的传奇人生,到“大风起兮云飞扬”的豪情壮志,孩子们在跌宕起伏的叙事中感受历史的魅力。课堂还引入了趣味动漫《如果历史是一群喵》,以符合儿童兴趣的方式再现楚汉风云,小朋友们在轻松愉快的观看过程中加深了对家乡历史文化的认知与自豪。希望孩子们以后可以不仅仅局限于书本,可以用自己的双脚丈量脚下广阔的土地。
  
  03五禽古韵进课堂传统体育焕新彩
  志愿服务队将江苏师范大学特色课程——中华五禽操带入乡村课堂,帮助孩子们在运动中感受中华传统医学文化的魅力。队员们首先播放了校本五禽操教学视频,引导孩子们观察虎、鹿、熊、猿、鸟五种动物的形态特征。随后,志愿者带领孩子们进行分组模仿、现场教学,通过作游戏的方式分解动作、讲解渊源。孩子们在课程体验中不仅锻炼了身体协调能力,更深入理解了华佗五禽戏强身健体、顺应自然的传统理念,实现在玩中学、在学中悟。
  
  04汉画像石亲手绘美育启蒙传汉风
  汉画像石,被誉为“刻在石头上的史诗”。徐州是汉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团队紧扣地域文化特色,创新设计”吹塑纸版画汉画像石”体验课程。志愿者以龟山汉墓、狮子山楚王陵等为例,借助图像向孩子们介绍汉画像石的历史背景、雕刻内容与艺术风格。在动手环节,队员们分发吹塑纸、油墨和画笔,逐步指导孩子绘制具有汉画像石纹样风格的版画作品。孩子们用稚拙童趣的线条再现车马出行的汉代场景,在拓印成画的趣味过程中,不仅提升了审美与创造能力,更增强了对家乡文化遗产的认同与自豪。
  
  05温情陪伴助成长多彩暑托暖童心
  在持续多日的暑托班中,志愿服务队始终以传统文化为主线,穿插开展课业辅导、趣味课程和情感陪伴班会。孩子们多数来自农村家庭,父母常年务工,因此志愿者格外注重营造温暖、支持的学习氛围,鼓励大家勇敢表达、合作分享。结课前夕,队员们为每个孩子准备了精美的文具礼品。孩子们也在明信片上写下对志愿者们的感谢与祝福。
  
  
  结语
  尽管乡镇条件有限,但志愿者们以专业赋能乡土,以光影传递文化,在孩子们心中播下了热爱学习、自信成长的种子。服务队深刻认识到,弘扬文化必须扎根于大地,志愿服务贵在真诚与延续。未来,团队将继续深化内容设计,拓展志愿服务范围,让更多乡镇儿童在家门口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与温度,让青春在奉献与传承中绽放光芒。
三下乡推荐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网站简介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