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华中农大果树团赴正苒农业献策,科技赋能洪山菜薹产业升级

    发布时间:2025-09-11 阅读:
    来源:张琪 成家俊
  7月12日,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果树专业研究生实践团赴湖北正苒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围绕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洪山菜薹”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本次活动积极响应湖北省“乡村振兴荆楚行”号召,以“勤读力耕、立己达人”校训为指引,聚焦洪山菜薹品牌建设与产业关键技术瓶颈,深入推动果树学科前沿技术与传统农业深度融合。
  
  果树研究生实践团队参访正苒农业正苒农业供图
  
  实践团队成员与公司董事长郑清华就洪山菜薹全产业链现状展开深入讨论。董事长郑清华系统解析从种苗繁育、田间管理到采后保鲜与市场销售各环节存在的瓶颈,尤其指出“保鲜期短、季节性供应”为当前最大产业痛点。队员们结合果树采后生物学、冷链物流及栽培生理等专业知识,提出多项技术建议,现场产学研思维的深度碰撞,交流气氛热烈。
  
  郑董事长在会议室与团队交流讨论正苒农业供图
  
  随后,在董事长郑清华的带领下,实践团走进现代化种植基地进行参观。这不仅是现代农业的直观呈现,更是“勤读力耕”校训的生动实践——将课堂知识置于大地语境中检验,将科技元素注入传统农艺之中。郑董事长介绍,基地引种优质瓜果不仅为丰富产品类型,更核心的意义在于探索洪山菜薹与瓜类作物的轮作及生态共生技术体系。这一做法体现出系统思维和生态种植理念,反映出果树学科注重系统经营、协同发展的专业视角。他特别强调,园区正在积极推进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环境实时监测等现代农业技术应用。这些技术不仅是硬件升级,更是实现农业精细化、周年化生产的核心支撑,指向一个更加可控、高效、可持续的农业生产模式。
  
  从中我们看到,“力耕”不再是传统的体力付出,而是基于“勤读”的智慧农业行为;“立己达人”的校训精神,也透过技术创新与产业示范,在推动一方农业提质增效、带动区域发展的过程中得以实现。这场田间观摩,俨然成为一堂融合专业理论与产业现实的沉浸式思政大课。
  
  郑董事长在大棚里向大家介绍种植的西瓜+正苒农业供图
  
  郑董事长的一席话,深刻诠释了“勤读力耕”在新时代的内涵。他鼓励同学们不再将视野局限于传统农事,而是以“创新务农、科技兴农”的视角,重新审视现代农作物生产。这正要求当代农科学子将“勤读”所获之前沿理论与“力耕”所践之田间地野紧密融合,真正践行“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崇高理念。他特别强调,先进栽培管理技术绝非简单的工具替代,而是提升农业质量与效益、驱动产业现代化的核心引擎。
  
  队长成家俊的回应,则体现了华农学子“立己达人”的价值追求。他谈到,作为果树专业的学生,他们深刻意识到,科技兴农不仅是专业所学,更是时代赋予的责任。洪山菜薹之于他们,不只是一种研究对象,更是一份承载千年农耕文明的文化瑰宝。因此,他们的使命非常明确:持续聚焦采后保鲜与品质调控等产业关键技术瓶颈,用科技之力激活传统农品的当代活力,让曾经的“千年贡菜”焕发新的产业生机。
  
  本次实践不仅是“乡村振兴荆楚行”的一次生动注脚,更是果树学科“产学研用”一体化育人模式的深刻体现。它展现了华中农大人始终“与祖国同行、为人民奉献”的使命担当——以专业所学服务社会所需,以科技赋能农业,以产业振兴带动乡村全面振兴,这正是“勤读力耕、立己达人”校训精神在新时代最铿锵的回响。
  
  文字|张琪 成家俊
  摄影|正苒农业提供
  审核|湖北省农科院 宋放
三下乡推荐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