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一针一坐悟匠心:“拾遗”队员沉浸式体验汉绣传承

    发布时间:2025-09-09 阅读:
    来源:“拾遗”志愿服务队 明文轩
2025年7月9日,一场别开生面的汉绣体验课如期开展,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拾遗”志愿服务队的队员们通过实操刺绣、打坐静修与深度交流,沉浸式感受汉绣这门非遗技艺的魅力,在传统与青春的碰撞中探寻传承新路径。

实操刺绣:指尖锤炼技法初尝“针功夫”

“第一针斜着扎,把线尾压在下面,成品才平整。”课堂伊始,老师便聚焦汉绣基础技法,示范绣布边缘藏线头的要领。实操中,有队员因下针过力,导致绣布被扎出歪斜小孔。老师当即用剪刀小心修剪线头,重新演示并强调:“针尖与布面保持45度角,慢慢扎下去,线才能走稳走顺。”

图为王子怡大师指导“拾遗”队员绣制团扇。 王可仁供图
在勾勒团扇图案环节,队员们的问题逐渐显现:部分人绣的八卦图线条歪斜,还有人针脚疏密不均。老师巡回指导时,会轻握队员持针的手,手把手教授“铺针绣”平针手法:“线要拉匀,每针长度一致,绣出的小猫毛发才能密顺有光泽。”随着练习深入,起初手心冒汗的队员渐渐放松,部分人的丝线开始在布面流畅游走。虽成品尚显稚嫩,但团扇上慢慢浮现的轮廓,让大家真切体会到“一针一线皆功夫”的深意。

打坐静修:静息中寻“心手合一”

午后,王子怡大师带领队员们开启打坐养生课程。在铺着软垫的静室里,大家盘腿而坐,双手自然放于膝盖。“闭上眼睛,感受呼吸从鼻腔吸入、口腔呼出……”伴随轻柔引导语,队员们调整呼吸。起初有人忍不住动来动去,膝盖发酸便想换姿势,老师轻声提醒:“把注意力放回呼吸,身体不适会慢慢缓解。”

图为王子怡大师带领“拾遗”队员集体打坐。王可仁供图
半小时内,静室中唯有均匀呼吸声。课后有队员坦言,起初满脑子都是绣团扇的失误,纠结“下一针怎么绣”,但随着呼吸平稳,杂念消散,肩膀紧绷感褪去,心也渐渐沉静。睁眼时,不少人露出“从未有过的放松”神情。王子怡老师解释:“汉绣讲究‘心手合一’,打坐能磨性子、稳心神,这股静气正是穿针引线的关键。”

交流碰撞:共探非遗传承新可能

谈及汉绣与打坐的关联,王子怡老师分享感悟:“汉绣每一针都藏着定力,打籽绣颗粒要匀、盘金绣线条要挺,稍浮躁就会走样。打坐不是‘什么都不想’,而是让年轻人学会‘该专注时就专注’,这也是老手艺里‘慢下来’的智慧。”
当天,队员们还与王老师及工作室人员深入交流。王老师讲述了带领团队将汉绣传统纹样融入手机壳、笔记本的创新故事,让队员们深受触动。“以前觉得非遗很远,亲手绣过才知,它需要代代人用耐心和热爱守护。”队员们也踊跃献策:在校园开设汉绣公选课、联合文创店推出学生设计产品、用短视频记录制作过程……热烈讨论中,古老汉绣与青春力量碰撞出传承新火花。(通讯员明文轩)

 

三下乡推荐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