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青春赋能非遗传承:“匠心地图官”突击队以实践书写丝绸文化新故事

    发布时间:2025-09-04 阅读:
    来源:广东财贸职业学院——匠心地图官
         7月9-15日,广东财贸职业学院“匠心地图官”三下乡突击队响应“百千万工程”集结号,在数字商贸学院党支部党员教师的带领下奔赴广东省丝绸博物馆,以一场“探馆—对话—共创”的接力,让千年绸缎在指尖、在童心、在未来,重新焕彩,书写非遗传承的青春篇章。

探馆溯源:触摸千年绸韵 点燃传承初心
         首站,队员们走进丝绸博物馆,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回溯丝绸文化的历史长河。从蚕桑养殖到织锦技艺,从岭南丝绸的商贸传奇到非遗传承人的坚守,队员们在惊叹岭南丝绸文化魅力的同时,更对代代相传的工匠精神心生敬仰。

图为负责人与博物馆讲解员交流丝绸文化  突击队供图
 
访谈对话:解码匠心坚守 感悟创新之道
         为深入了解丝绸非遗的传承现状,队员们与文化公司副总经理蔡育萍展开专题访谈。蔡总详细介绍了博物馆的创建初衷——让丝绸文化“活起来”“传下去”,并分享了传统丝绸工艺与现代设计、数字技术融合的创新案例。“这次专访让我们看到了国企在文化传承中的责任担当,也看到了传统工艺的创新可能。”突击队队长庞雅洁感慨道,“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要做岭南文化的传承者,更要做创新发展的推动者!”

图为队员采访广东省丝绸博物馆蔡总 林嘉丽摄
 
研学共创:丝语浸润童趣 薪火点亮未来
         依托“高校-政府-文博-社区-基础教育”创新协作模式,队员们匠心打造“千年绸韵润童心”文化研学活动。三十名学童化身“丝路小小探险家”,循着精心设计的“寻宝图”--纹样卡纸,穿梭于丝绸文化展区。每解锁一方天地,便收获一枚镌刻非遗密码的文物印章。这方寸印痕间的千年经纬之美,于趣味打卡中悄然浸润童心,播下热爱非遗的种子,生动演绎丝绸文化在儿童成长中的鲜活传承,更彰显了“百千万工程”中蓬勃青春赋能基层文化传播的实践伟力。

图为小朋友们手持印章卡纸大合照 林嘉丽摄

         “匠心地图官”三下乡突击队响应“百千万工程”号召,以“探馆—对话—共创”的青春实践,为丝绸非遗传承注入鲜活动能。突击队躬身践行“广东行”,让岭南丝绸文化在基层传播中焕发新生。尤其“千年绸韵润童心”活动成效斐然,获广州日报、南方+、越秀区团委等主流媒体相继报道,其文化传承的广泛辐射力广受赞誉,创新的协作模式亦引发关注,为传统文化薪火相传与儿童友好型社区建设贡献了借鉴的“青春样板”。

图为媒体报道文章 突击队供图

         未来,这份对非遗的热爱与担当将继续扎根青年心中,让丝绸文化的匠心文脉代代相传,让青春力量始终成为传统文化创新发展的鲜活注脚,持续为非遗传承注入鲜活动能。
(通讯员江蕾 李朱雄 庞雅洁)
 
三下乡推荐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