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重要基础性工作,要以优质丰富的内容和喜闻乐见的形式,激发青少年崇尚科学、探索未知的兴趣。为贯彻落实这一重要指示精神,新乡学院机电工程学院“智启科学奥秘,匠承科技未来”实践团队于6月29日,深入河南省封丘县边庄村开展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科技助农实践活动。团队以习近平总书记“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同等重要”的重要论述为指引,通过创新科普形式,将现代科技的魅力生动展现给基层群众,为乡村振兴注入科技动能。
实践团队创新采用“理论+体验”的双轨模式,让抽象的科学原理变得触手可及。在机电模型体验区,实践团队成员热情邀集小朋友们聚拢过来。成员们拿起液压挖掘机模型,对其构造进行讲解。小朋友们目不转睛地盯着模型,满脸皆是好奇之色。在成员们的指导下,小朋友们开始动手拆解模型。见有小朋友迟疑着伸出手,成员即刻握住他的手,引导其打开模型外壳。他兴奋地点了点头,在指导下小心翼翼地取出活塞,感受其质感。直升机模型也是小朋友们深感兴趣的一项,听着实践成员们科普起降控制的相关知识,他们纷纷上前,想要进行操作。成员们将模型递给一位小朋友,手把手地教他控制开关和调节转速。小朋友全神贯注地操作着,看着模型在自己手中实现起降,兴奋得跳了起来。
图为实践成员指导小朋友体验机电模型的工作原理。罗惟嘉 供图
在无人机科普展示区,团队巧妙运用生活化的比喻,将“风筝线与风”的关系类比无人机升力原理,让复杂的航空知识变得通俗易懂。边庄村的王大爷带着孙子前来问道:“小伙子,这些飞机是真的还是假的啊,能不能飞一下给俺们看看?”“当然是真的,大爷您先别着急,我们马上操作无人机给大家展示一下它的功能。”说罢实践成员给村民们进行了实时航拍展示,村民们首次以“上帝视角”俯瞰自己的家园,这种震撼的视觉体验让科技的魅力不言而喻。“除了对作物生长的航拍监视,它还能实现农药、化肥的精准喷洒等一系列农业活动。”看着意犹未尽的村民们,成员们立刻向他们进一步介绍了无人机在农业的其他用途,“小伙子你说的是真的吗,但是这玩意这么能干,要多少钱啊,贵不贵?”听闻使用无人机进行耕种如此便捷省力,村民们顿时情绪高涨,然而旋即又对无人机的价格产生了忧虑。“叔叔大爷们您们放心,现在农用无人机价格已进入亲民区间了,租赁服务网络覆盖全国,到时候您们可根据耕作的规模、预算和作业需求灵活选择。”实践成员笑着说道,村民们纷纷感慨道:“这真是让技术改变生活了,以前哪会有这么方便的东西。”
图为实践队员为村民讲解机器狗的功能与用途。罗惟嘉 供图
智能机器狗的精彩展示无疑成为此次活动中最引人注目的亮点,吸引了众多村民的关注。从基础的行走动作到高难度的跳跃、起身摆手等表演,每一个动作都精准无误、流畅自然,仿佛经过精心编排的舞蹈,频频引发村民们热烈的掌声和阵阵喝彩声。团队成员不仅展示了智能机器狗的出色性能,还结合农村的实际生产生活需求,详细讲解了智能机器人在农田巡检、病虫害监测、灾害救援等关键领域的创新应用。借助生动案例与实操演示,团队成员深入浅出地解析了智能科技在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中的巨大潜力。尤其是对先进机器人在现实生产生活中应用的讲解,团队成员们用最接地气的方式和简单易懂的语言,向村民们演示、讲解,让看似遥远的先进机器人变得触手可及,真切感受到科技如何赋能生活与生产,不仅听到了村民们对于科技发展进步的感慨,也找到了团队下乡科普的意义所在。
图为实践队员为村民讲解机器狗的功能与用途。罗惟嘉 供图
此次实践不仅是一次科普行动,更是新时代青年响应国家号召、践行科技报国理念的生动写照。实践团队指导老师郭老师说:“通过科普实践的三大环节,我们不仅在当地儿童心中播下了科学的种子,更让村民切身感受到科技助农的实际成效。实践成员们也在科普过程中深化了对专业价值的认知,提升了沟通协调能力。未来,他们将继续发挥专业优势,为科普事业贡献青春力量。”(通讯员 罗惟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