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响应党和国家关于乡村振兴及生态文明建设的号召,石大“政”能量实践队“Movers4Climate绿色乡村青年行动”项目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本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通过青年大学生的力量,将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以及绿色环保知识带到乡村,以支教“绿色课堂”为载体,走进雅安市芦山县,为乡村绿色发展的教育事业拉开序幕。
Movers4Climate绿色乡村青年行动

01.绿色课堂进小学,环保种子播心间
今天的微风格外清爽,我们作为Movers4Climate绿色乡村青年行动的一员,揣着满脑子关于“绿色家园”的奥秘,踏入了芦山县小学的校门。“老师,为什么树叶秋天会变黄呀?”“垃圾埋在地下会变成养分吗?”……当环保知识的种子遇上孩子们清澈透亮的求知欲,一场关于“呵护绿水青山”的生动课堂,就这样热热闹闹地展开了。
图为同学们认真听课
课堂上,实践队员们以“认识身边的绿色朋友”为主题,用生动的动画短片展示植物的生长周期,从树叶春天的嫩绿讲到秋天的金黄,解答孩子们“树叶秋天会变黄”的疑惑——“就像小朋友长大换乳牙,树叶也会在秋天完成使命,落下后化作泥土的养分哦”。
图为同学们积极回答环保问题
针对“垃圾埋在地下会变成养分吗”的提问,队员们带来了“垃圾魔法变变变”实验:将菜叶、废纸等可回收物与塑料瓶、电池等有害垃圾分类摆放,用透明玻璃罐模拟填埋环境,让孩子们直观看到不同垃圾的降解过程。“原来不是所有垃圾都能变养分呀!”一位小朋友恍然大悟,当即举手要当“班级垃圾分类管理员”。
整堂课以问答互动、实验演示、趣味竞赛相结合的方式,把抽象的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转化为孩子们能理解的生活场景,让“节约资源、保护自然”的种子在欢声笑语中悄悄扎根。
图为实践队队员与小朋友合照
02.探寻金丝楠魅力,赋能绿色乡村教育
石大“政”能量实践队借着“Movers4Climate绿色乡村青年行动”项目的东风,走进中国金丝楠木艺术博物馆展开实地调研。此次调研紧依乡村振兴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号召,瞄准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及绿色环保知识在乡村的传播需求,深入探寻金丝楠木的生态价值、文化传承脉络与产业发展路径,着力挖掘其在乡村绿色教育中可发挥的独特作用。
图为实践队参观根雕艺术品

图为实践队在中国金丝楠木艺术博物馆前合照
03.探清任水厂奥秘,强绿色课堂“水”根基
石大“政”能量实践队走进芦山县清任水厂开展实地调研。此次调研紧扣乡村振兴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要求,聚焦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中水资源保护的核心内容,深入探寻水厂的水源守护机制、净水工艺原理及水资源循环模式,挖掘其在乡村绿色教育中的实践价值。
图为实践队在清仁水厂前合照
文:江牧芸 裴桠轩 张芷涵
图:张在湘 马一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