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9日,厦门大学嘉庚学院渔利实践队积极响应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号召,前往厦门珉鸿生物质有限公司开展实践活动,深入探寻生物质资源循环利用的绿色路径。
实践队重点参观了位于厦门后坑环卫基地的处理厂。该厂总占地约53764平方米,投资约2.85亿元,设计日处理餐厨垃圾400吨。在工作人员带领下,队员们依次走访了沼气处理车间、堆肥车间、生物质分拣加工处理车间及中控室等重要区域,系统了解餐厨垃圾“变废为宝”的全流程。
图1 车间外景
工作人员介绍,公司专注于生物质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在绿色能源转化和废弃物循环处理方面取得多项成果。堆肥车间采用高效耗氧发酵工艺,沼气经脱硫水洗后用于发电,除臭系统完善,实现了环保与能效的双重提升。在中控室,数块高清大屏实时显示设备运行参数和车间实况,数据动态更新,工作人员严密监控、及时调度,保障处理体系稳定运行。
参观过程中,队员们积极提问,就沼气处理异味控制、耗氧堆肥与厌氧发酵技术比较等话题与技术人员深入交流。大家深刻认识到,生物质能源开发对缓解能源压力、减少环境污染具有重要意义,为乡村生态改善和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切实路径。
图2 队员们积极提问
此次“三下乡”实践使同学们走出课堂,亲历科技赋能环保的实际场景,增强了对绿色循环发展的理解。大家表示,将继续关注绿色环保领域,以实际行动为乡村绿色振兴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