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暑期三下乡毕节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语你同行”乡村振兴实践队开展抖音直播及线下普通话教学
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海子街镇安山村 [日期:2025年7月5日]这个夏天,毕节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语你同行”乡村振兴实践队的足迹深入,一场融合新媒体力量与面对面温情的普通话推广活动火热展开。他们巧用抖音直播平台进行线上教学,同时扎根乡土开展线下深度互动,为村民们架起了一座跨越“语言鸿沟”的云端桥梁,让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种子在乡村沃土中生根发芽。
(图注: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安山村 毕节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师生供图)
直播课堂”进万家,拼音识字零距离,每晚固定时段,实践队的抖音直播间准时亮起。镜头前,化身“主播”的大学生们精心设计课程,从最基础的声母、韵母、声调入手,利用清晰的拼音卡片和常用汉字示例,进行系统讲解。直播间互动频频:“老师,‘吃饭’的‘吃’是这样读吗?”一位村民在评论区发问。主播立即耐心示范标准发音,并鼓励大家跟读。最热闹的莫过于“随机抽答”环节,屏幕上快速滚动的村民昵称牵动着所有人的心。被“幸运点名”的村民需当场读出指定字词,主播即时点评纠错。这种紧张有趣的形式极大激发了村民参与热情,直播间人气持续攀升,点赞量突破3.5万次,让拼音学习变得触手可及、趣味盎然。

(图注:实践队在直播间线上教学 毕节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师生供图)
线下入户心贴心,精准辅导显温情,线上教学如火如荼,线下关怀更显深度。实践队员们穿梭于村舍院落,与村民围坐畅谈。他们不仅耐心解答直播课遗留的发音困惑,如帮助一位大爷反复练习“化肥”与“发挥”的声调区别,更注重在日常对话中自然引导村民使用普通话。“您刚才说的‘赶集’,用普通话说就是‘去集市’,我们试试看?”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让村民在轻松氛围中提升语感。队员们还细心记录下村民因方言习惯导致的共性发音难点,及时调整后续直播内容,使教学更“接地气”。
(图注:实践队成员与村民交谈 毕节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师生供图)
这次实践让我们深刻体会到科技为推普工作打开的无限可能,”队长感慨道,“抖音直播打破了地域限制,惠及更多村民;而线下走访则让我们真正理解他们的需求,让线上教学更精准有效。” 许多村民反馈,直播抽答让自己学习更有动力,线下辅导则解决了“张不开嘴”的尴尬。此次毕节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语你同行”乡村振兴实践队以“线上直播+线下浸润”的创新模式,不仅高效普及了普通话基础知识,更通过深度交流传递了语言沟通的温度。它生动诠释了当代青年如何以智慧与热情,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推广融入乡村振兴的壮阔征程,为消除沟通壁垒、激活乡村内生发展动力贡献了青春方案。这朵盛放在田野乡间的“推普之花”,正以其独特的芬芳,助力乡村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通讯员王克群,刘嘉馨,邓安琦,刘欢,向美霞,代远艳,杜胜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