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广油青年国家资助政策下乡行丨从“宣讲”到“共传”,这场政策下乡行有深度更有温度

    发布时间:2025-08-17 阅读:
    来源:礁石灯塔实践社
7月之际,广东石油化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礁石灯塔实践社”国家资助和助学贷款政策下乡行团队深入结对帮扶的湛江市徐闻县和安镇,开展政策宣讲活动。活动期间,一场从单向“宣讲”到双向“共传”的暖心转变,成为此次资助政策下乡行的最大亮点。
政策接力:从宣讲队到“青春合伙人”
7月13日,团队走进和安镇的大街小巷,入户为当地即将入学的准大学生及其家庭详细解读国家资助政策。队员们用通俗的语言、真挚的情感,把国家资助和助学贷款政策掰开揉碎讲解——从助学贷款的申请流程,到奖助学金的覆盖范围,从在校勤工俭学的机会,到毕业后的还款优惠,事无巨细。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场“以心交心”的行动,默默地埋下了一颗名为“接力”的种子。
宣讲过程中,政策点燃的希望之光,在学生们的眼神和行动中得以显现。“当讲到‘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失学’,有一位同学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急切地向我们询问了许多操作细节。”队员小林回忆道。这些准大学生在聆听过程中,眼神由最初的疑惑迷茫逐渐变得明亮坚定,深刻认识到国家资助政策是支持他们完成学业的有力保障。

双向奔赴:青春力量的汇聚
7月14日,团队在和安镇农信社设置资助政策宣传咨询点。原本计划着队员们“单兵作战”,却在活动现场,迎来了意外又温暖的“援军”——前一天入户宣讲结识的准大学生们,主动从家里赶来,加入宣传队伍!
“我们想帮忙!政策这么好,得让更多老乡知道!”准大学生小李笑着说。他们骑着自家“小电驴”熟稔地穿梭在咨询点和街巷间,用乡音、方言和“过来人”的身份,给家长和学弟学妹们讲政策。他们耐心解答家长对助学贷款还款的顾虑,详细说明“毕业后分期还款、利息优惠”等条款;面对担心大学费用的学弟学妹,则重点介绍奖助学金政策,鼓励道:“好好学,国家会帮咱们!”团队成员小符观察到:“我们原本是传递希望,他们却转身成为了希望的‘二次传递者’。这种双向奔赴,效果倍增。”本地准大学生的加入,使政策宣传更具针对性和说服力,赢得了村民的广泛信任,纷纷表示“孩子们说的实在,政策是真能帮上忙”。
图为团队成员同前来帮忙的准大学生交流宣传的细节和注意事项。礁石灯塔实践社 供图
以心换心:活动成效的见证
这场“村民+学生+团队”的协同宣传,收获明显成效。咨询点前,随着活动推进,宣传力量从团队成员独自讲解逐渐扩展至与准大学生们协同配合,吸引了更多家长和学生驻足参与,现场围绕资助政策的提问声、讨论声此起彼伏,气氛热烈。走街访巷时,以往需要反复解释的政策内容,通过准大学生们“接地气”的转述,乡亲们理解得更快、更透彻。
从13日入户宣讲时,准大学生们眼中的迷茫与期待,到14日他们主动参与时的坚定与热忱,这不仅是几个学生的转变,更是国家资助政策“落地生根”的生动体现。团队以情感人、以理动人的宣讲,将政策转化为温暖人心的力量,成功感召了受助学子自愿成为政策的传播者。图为团队成员为当地阿伯讲解政策。礁石灯塔实践社 供图
青春同行:政策宣传的深远意义
此次和安镇的资助政策下乡行,不仅有效宣传了国家资助政策,助力打通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也点燃了学子们心中的感恩与奉献之火,促使其由“受助者”转变为“助人者”。未来,“礁石灯塔实践社”将继续深入更多乡村,播撒政策希望,让国家资助的阳光照亮更多乡村学子的求学路。
 
 
 

 
 
 
 
 
 
 
 
三下乡推荐
  • 岁月漫漫 暖心敬老
  • 为了大力弘扬中国民族的“敬老爱老”精神,让在夏日的老人们感受到来自青春的关怀,“暖阳筑梦”实践团成员于2025年7月20日--202
  • 2025-08-17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