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二胡奏响欢乐颂 光影旋律润童心

    发布时间:2025-08-16 阅读:
    来源:长安大学
7月26日,在山西吕梁前青塘九年制学校的音乐教室里,一场跨越东西方文化的艺术启蒙课正热烈展开。长安大学"渭水启航,绘梦青塘"暑期社会实践队以"传统乐器+影视音乐"的创新教学模式,为乡村孩子开启音乐认知的新维度。这堂持续两小时的沉浸式课堂,不仅回荡着《欢乐颂》的经典旋律,更在孩子们心中播下了美育的种子。
  中西合璧:二胡弦动激活身体律动
  "大家用手掌模拟雨点,用跺脚模仿雷声!"课堂伊始,实践队员熊廷娴雅手持棕红色二胡亮相。当《欢乐颂》的经典旋律从中国传统乐器弦间流淌而出,三十余名孩子瞬间被新颖的混搭形式吸引。在二胡明快的节奏引导下,孩子们通过拍击肩膀、敲打膝盖等身体打击乐互动,将贝多芬的西方经典演绎成充满中国韵味的律动游戏。
  光影解码:电影配乐揭开艺术密码
  随后的"疯狂音乐城"环节,教室变身艺术实验室。熊廷娴雅精选《疯狂动物城》中三段标志性配乐:伴随狮子市长出场的恢弘铜管乐展现权力威严,兔子朱迪追梦时的轻快爵士乐跳跃着活力,树懒"闪电"办公时的慵懒布鲁斯令人忍俊不禁。"闭上眼睛,你们听见狐狸奔跑时密集的鼓点了吗?"孩子们在引导下通过音乐辨识角色性格,理解弦乐如何营造紧张氛围,打击乐怎样强化喜剧效果。当树懒的慢动作场景搭配滞重的低音提琴时,全场爆发出会心的笑声。
  美育深耕:艺术种子撒向乡土课堂
  "音乐不仅是旋律,更是观察世界的眼睛。"熊廷娴雅在课后表示。课程设计团队在前期调研中发现,该校音乐教学长期停留于简单歌唱课,80%学生未曾接触过乐器演奏。为此实践队专门开发"视听联动"课程体系:西方经典培养乐感,民族乐器增强文化认同,影视音乐则架起理解艺术的桥梁。
  润物有声:美育唤醒乡土文化自信
  教育部美育研究中心专家指出,此类实践破解了乡村美育三大痛点:以低成本乐器降低实施门槛,用影视IP激发学习兴趣,借文化融合强化身份认同。当下课铃响起,孩子们仍围着二胡追问:"老师,下节课能教我们拉《茉莉花》吗?"这声声期盼,正是美育扎根乡土的最美回响。
  
三下乡推荐
  • 二胡奏响欢乐颂 光影旋律润童心
  • 7月26日,在山西吕梁前青塘九年制学校的音乐教室里,一场跨越东西方文化的艺术启蒙课正热烈展开。长安大学"渭水启航,绘梦青塘"
  • 2025-08-16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