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筑梦乡村路,携手共绘振兴图
2025年7月,浙江海洋大学“乡村梦想家”实践团深入舟山市定海区黄杨尖村、马岙村等地,开展为期两周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团队以“乡村振兴”为主题,通过入户调研、文化探访、农事体验、座谈交流等形式,用脚步丈量乡土,用青春助力发展,为乡村建设注入新活力。
实践团先后走进黄杨尖村、马岙村和北海村,通过问卷调查、入户访谈等方式,收集村民对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文化传承等方面的意见建议。在黄杨尖村,82岁的王阿公写下“希望村口土路亮上路灯”的心愿;在马岙村,队员们将专业术语转化为通俗语言,让问卷更贴近村民生活。累计回收有效问卷数百份,整理建议200余条,为后续制定《微更新建议书》和乡村振兴方案提供了扎实依据。
团队探访马岙博物馆和千年稻香馆,从渔村历史画卷到农耕器具演变,深刻感受地方文化的深厚底蕴。在稻香馆,队员们下田插秧、体验稻秆编织,领悟“粒粒皆辛苦”的真谛;与农业合作社座谈时,提出“研学旅游”等新思路,为传统农耕文化注入现代活力。
调研中,团队聚焦实际问题:在“见山风”咖啡馆,探讨乡村业态面临的物流、人才等挑战;在街道办座谈会上,提出“新媒体营销”“红色研学”等建议,获基层干部高度认可。此外,队员们还参与农房改造讨论、文化设施规划,以实际行动为乡村发展献计献策。
从烈日下的田间地头到深夜的问卷修改,从文物前的凝神思考到村民家的促膝长谈,队员们以专业和热情赢得了村民的信任。正如团队成员所言:“走进基层,才真正读懂乡村振兴的意义。”未来,团队将继续深化调研成果,推动建议落地,让青春之花在乡土实践中绚丽绽放。
这次实践不仅是一次生动的国情教育课,更架起了青年与乡村的连心桥。队员们用泥土沾满的鞋底、汗水浸透的衣衫,诠释了“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担当,为乡村振兴添上了一抹亮丽的青春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