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与生态文明建设要求,2025年7月24日至29日,天水师范大学机电与汽车工程学院“青梭固沙,智造绿洲”实践队赴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收成镇种林公益林基地,开展了为期五天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团队以“防沙治沙、助农兴农、文化传承”为核心,用青春行动助力民勤“绿进沙退”。
活动伊始,实践队先后参观了民勤防沙治沙纪念馆、节水科技馆、乡村记忆博物馆等教育基地。通过珍贵的历史影像、实物展陈及现场讲解,队员们深刻感受了民勤人民数十年如一日与风沙抗争的艰辛历程和卓越智慧,实地领悟了“勤朴坚韧、众志成城、筑牢屏障、永保绿洲”的民勤防沙治沙精神,强化了守护生态家园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在种林基地,队员们迅速投入梭梭树维护的实践劳作。他们头顶烈日,严格遵循技术规范,一丝不苟地进行浇水、回填、管护等工序。面对沙地高温和体力消耗,队员们发扬吃苦耐劳精神,日均在沙区作业近5小时,以实际行动呵护每一株梭梭幼苗,为筑牢生态屏障贡献力量。
科技助农,直播带货拓销路。7月28日下午,实践队利用电商优势,在收成镇驻地临时搭建简易直播间,开展“为民勤蜜瓜代言”助农直播活动。队员们化身带货主播,热情介绍民勤蜜瓜的优良品质、种植环境及生态价值,吸引了80余名网友在线观看互动。直播反响热烈,成功售出民勤蜜瓜300余箱,有效拓宽了当地特色农产品的线上销售渠道,以实际行动助力农户增收,践行了“助农兴农”的实践承诺。
专业赋能,应急维修保灌溉。7月29日清晨,基地用于梭梭林灌溉的关键设备抽水泵设备需要安装在洒水车上。闻此要求,实践团队中机电专业的队员迅速响应,利用所学专业知识与技能,现场对设备进行检查,高效协同,成功安装了抽水机器,确保了灌溉系统的及时恢复和正常运行,保障了基地治沙造林工作的顺利推进,充分展现了学以致用、服务基层的专业素养和实干精神。
此次“三下乡”社会实践,队员们不仅亲身参与了生态治理的前沿工作,深刻理解了治沙事业的伟大与艰辛,更通过直播助农、应急维修等具体行动,将专业所学转化为服务乡村发展的实际效能。队员们纷纷表示,要将此行汲取的精神力量和专业实践收获带回校园,未来继续关注民勤发展,积极运用机电学科优势,探索科技赋能防沙治沙与乡村振兴的新路径,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