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至7月29日,山西师范大学以爱传声基层应急与急救知识科普队怀揣着“传播应急知识、守护生命安全”的热忱,在山西、陕西、江西、吉林、云南五地基层点位开展以“应急知识进乡村,守护生命零距离”为主题的实践活动。本次活动采用了知识宣讲、实地宣传、参观学习等多种形式,将专业的急救技能转化为“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的安全锦囊。
华北:情景剧里的安全启蒙
7月9日,山西实践分队的8名队员走进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刘家堡乡洛阳幼儿园。面对一群对世界充满好奇、应急知识储备空白的孩子,队员们提前把海姆立克急救法、心肺复苏操作要点,以及防溺水、火灾防范等知识,编排成童趣满满的情景剧和口诀。活动现场,当队员扮演的“小朋友”因糖果卡喉做出夸张的窒息动作时,孩子们瞬间安静下来,眼神里满是紧张与关切。紧接着,队员将海姆立克急救法、心肺复苏等急救方法,拆解成朗朗上口的儿歌式口诀,配合分步演示,用童趣化表达引导孩子们模仿练习。除了急救演示,队员们还将防溺水知识融入互动游戏,教会孩子们“不私自靠近水域、遇到危险大声呼救”的安全常识。
图为孩子们在山西实践分队队员的引导下体验心肺复苏术。 朱丹辰 供图
西北:宣传册里的“救命指南”
7月14日,陕西实践分队深入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慈恩路,开展急救知识科普活动。队员们面向街道群众,以发放宣传册为主要形式,细致科普创伤包扎、海姆立克急救法、AED使用等实用急救知识 。宣传册图文并茂,清晰拆解操作步骤,让专业急救技能变得通俗易懂。过往群众围拢过来,认真翻阅、咨询,有老人拿着册子反复研读,感慨“这些知识关键时刻能派大用场”。实践队将急救知识送到群众身边,助力提升基层应急自救互救能力。
图为陕西实践队队员向街道过往群众科普应急知识。 朱丹辰 供图
华东:语言机构联动知识传递
7月22日,江西实践队6人来到江西省九江市浔阳区星主播少儿语言教育培训机构。这里的孩子长期接受语言训练,表达能力突出,为应急知识传播提供天然优势。
队员们以“应急知识大闯关”为框架,设置“知识问答”“情景播报”“模拟救援” 三大环节。知识问答里,“地震来了先躲在哪里?”“烫伤后第一步做什么?” 等问题,孩子们争先抢答,20道题中正确率超70%后,队员顺势深化讲解。情景播报环节,孩子们通过把应急知识转化为新闻式播报,让知识传播更具感染力。
图为江西实践分队队员为孩子们进行应急知识的科普。 朱丹辰 供图
东北:养老中心的生命课堂
7月18日,吉林实践分队走进吉林省辽源市龙山区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开展应急知识科普活动。活动现场,队员们针对老年人行动迟缓、易发跌倒损伤等行动特点与常见意外风险,通过通俗易懂的宣传册,详细讲解创伤包扎、海姆立克急救法、AED使用等实用知识。面对老人的疑惑,队员们耐心答疑,结合生活场景演示操作要点,手把手教老人辨别AED设备、模拟急救流程等。82岁的李奶奶认真翻阅宣传册,感慨道:“这些知识以前不懂,现在会了,关键时刻能保护自己和老伙伴。”
西南:校地联手的实景安全课
7月29日,云南实践分队5名队员携手“大城小爱”曲靖市麒麟区志愿者协会,在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开展“急救知识普及”实践活动,通过“理论宣讲+实操演练”的形式,为不同群体筑牢安全防线。
队员们深入街道,手持图文并茂的宣传册,向过往群众细致讲解创伤包扎、海姆立克急救法及AED设备使用等实用技能。队员一边演示一边指导居民操作,通过“步骤分解+情景模拟”的方式,让群众直观掌握急救要点。
与此同时,小分队走进当地中学,为学生带来“沉浸式”急救课堂。在麒麟区消防三支队的支持下,学生们不仅学习了止血包扎、心肺复苏等基础急救知识,更实地参观消防器材库,在消防员指导下体验灭火器操作。火灾逃生演练环节,队员们带领学生用湿毛巾捂口鼻、沿安全通道低姿撤离,全程还原真实险情应对流程。“大城小爱”麒麟区志愿者协会负责人表示,本次活动既发挥了大学生的专业优势,又借助协会的基层网络让急救知识真正“走进生活”。
图为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消防第三支队的消防队员向实践队员们演示消防器的使用。 朱丹辰 供图
此次实践,以爱传声基层应急与急救知识科普队覆盖幼儿、青少年、老年等不同群体,把专业应急急救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内容。通过多场景、针对性科普,提升基层群众应急处置意识与能力,用实际行动推动知识科普下乡,为基层安全保障添砖加瓦。(通讯员:熊金金、王智慧、朱丹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