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陈悦 漆琦)为响应乡村振兴战略号召,助力基层治理效能提升,2025年7月1日,淮北师范大学三下乡团队——薪火“乡”传志愿服务团一行3人深入阜阳市临泉县韩营村委会,开展了暑期社会实践乡村志愿服务活动。志愿者们以“精准服务、务实奉献”为准则,全程参与村委会日常工作,用青春力量为乡村发展添砖加瓦。
2025年7月1日上午,团队跟随村书记在村委会会议室开展了一个短暂的座谈会,强调了当前科技对乡村振兴的推动力,青年对乡村振兴的重要性,振兴乡村需要青年的加入迸发新的活力,期待大家今后积极投身于乡村振兴的工作当中。
数据赋能:为村委会工作“减负提速”
7月3日上午八点,团队跟随村书记在村委会会议室开展了一个短暂的座谈会,明确了这几天的任务。在村委会办公室,志愿者们首要开展的是数据处理工作,包括核对人口信息等基础数据并分类梳理,针对部分模糊或重复的记录,主动向村干部请教核实,确保每一项数据都“有源可溯、有据可查”。
志愿者记录会议重点
随后,他们运用Excel表格、数据库软件等工具,将整理好的信息录入电子系统,建立起分类清晰的电子档案库,既方便村干部随时调取查阅,也为后续政策落实提供了数据支撑。村干部感慨道:“以前找一份老档案要翻半天,现在鼠标一点就能看到,这些年轻人真是帮我们解决了大难题!”
暖心服务:把实事办到村民心坎上
7月6日,志愿者们将服务延伸到村民身边。他们分组走访了全村每户家庭,发放政策宣传材料,通过拉家常的方式了解村民需求:有的村民希望增设农业技术培训,有的建议优化村里的垃圾分类点,还有的反映部分路段路灯损坏……志愿者们一一记录,形成《村民需求清单》提交给村委会,选取其中建议纳入村委会下月工作计划。
心向村民:村支书的“为民答卷”
7月10日,志愿者团队走进村支部,对村支书进行了专访,深入了解村庄发展变迁与未来规划。
采访中,村支书介绍,村里近年来的变化很多。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以前村里的路都是土路,一到下雨天,满脚都是泥。”村支书说道,“现在,村里不仅修了水泥路,还装了路灯,晚上出门也亮堂堂的。”
对于未来,村支书也有清晰的规划。他表示,阜阳的旅游业有向前发展的趋势,我们也不能拖后腿,将扩大特色产业规模。同时,计划利用村里的自然风光,发展乡村旅游,建设农家乐和民宿,让更多游客走进来,让村民的钱包更鼓起来。
此次采访,学生们仔细聆听村支书的话,也明白了“好日子是干出来的”的道理。
青春接力:让志愿服务精神扎根乡村
本次三下乡暑期志愿活动,志愿者们不仅收获了基层工作的实践经验,更深刻理解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意义。团队负责人韩玉阁表示:“这次活动让我们看到,乡村发展需要更多年轻人的参与。未来,薪火“乡”传志愿服务团将继续关注村里的需求,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持续提供数据整理、政策宣传等服务,让奉献的火种在乡村不断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