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盛夏三下乡——青春汗水浇灌向阳社区的童心之花

    发布时间:2025-08-04 阅读:
    来源: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向阳青穗”研究生实践团
7月21日至23日,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向阳青穗”研究生实践团与北京交通大学“湘情慢驿”实践队跨越山水相逢,携手走进吉首市峒河街道向阳社区,开启了一场充满温度的“三下乡”实践之旅。怀揣着青春理想与服务热忱的学子们,脚踩社区的热土,将目光投向社情民意的肌理,把真情融入社区群众的日常,用实干为社区发展注入活力,在盛夏的时光长卷中,写下了一段关于成长与奉献的温暖纪实。

  破冰:汗渍为证,警惕小雀变欢腾
  “我叫龙颖,今年9岁。”扎着羊角辫的小女孩躲在奶奶身后,细弱的声音像被风吹散的蚊蚋。活动伊始,社区的孩子们像一群受惊的小麻雀,圆溜溜的眼睛里盛满好奇,却又裹着一层怯生生的警惕。直到几轮“气球接力”游戏过后,孩子们紧绷的小脸终于绽开笑容,咯咯的笑声像打翻的银铃在活动室里跳跃,原本拘谨的空气瞬间“热”了起来。队员们T恤后背悄然洇开的深色汗渍,成了这场破冰之旅最鲜活的“勋章”。

  认知课:红脸提问,懵懂困惑晒成真知
  屏幕上播放的动画短片牢牢吸引着孩子们的目光,小脑袋们随着情节微微晃动。当实践队员拿出印着卡通人物的身体卡片时,活动室里泛起一阵微妙的安静。“这里!这里是不是?”罗皓俊突然涨红了脸颊,指着卡片上穿小背心的位置急切发问,语气里带着几分不好意思的“莽撞”。这声提问恰恰揭开了孩子们心底对知识的渴求与懵懂。队员们抓住这个“痛点”,用童趣化的语言细致讲解,坦然又耐心。孩子们纷纷围拢过来,七嘴八舌地抛出疑问,那些曾经羞于启齿或无人解答的困惑,在这个燥热的午后被阳光彻底晒透,化作清晰的认知沉淀在心底。

  草木染:指尖拓印,泥土芬芳酿喜悦
  社区院子里的老樟树枝繁叶茂,浓密的树荫下成了天然的手工坊。队员们小心铺开深蓝的蓝靛叶、火红的枫香树叶,孩子们的小手迫不及待地伸过来,触摸着这些带着泥土与草木气息的叶片,感受着叶脉粗糙的纹理。捣碎、浸染、晾晒……当孩子们看到自己亲手用树叶拓印出的独一无二的布片时,兴奋得哇哇大叫。他们举着染得深深浅浅、宛如抽象画的布片,骄傲地向所有人宣告:“这是我做的!有木头的味道!”汗水混着植物汁液沾满了稚嫩的指尖,那份源自土地的“芬芳”与创造的喜悦,如同老樟树的年轮,深深印在了他们的记忆里。

  时光与守护:纸笔寄期盼,演练筑平安 “写给未来的自己,你想说什么?”队员们温柔的引导声落在孩子们耳畔。一直安静坐在角落的彭心怡,紧紧握着铅笔趴在桌上,写写停停,小小的肩膀随着呼吸微微耸动。许久,她抬起头,眼圈红红的,将一张折得方方正正的信纸轻轻塞进“未来信箱”,纸上还画着一朵倔强的小向日葵。孩子们笨拙的笔迹、质朴的图画,是流淌在纸上的心河,搭建起连接当下与未来的真诚桥梁,每一笔都藏着最纯粹的期盼。
  在防溺水安全教育环节中,成员韩钰霖特意提高声调问道:“假如有小朋友不小心落水了怎么办?”问题刚落,孩子们立刻炸开了锅。“不能直接跳!”“找大人帮忙!”“用绳子拉他上来!”清脆的声音此起彼伏,小脸上满是焦急却又透着不容置疑的笃定。这堂在烈日下开展的安全课,阳光把每个人的额头都晒得滚烫,汗水顺着脸颊滑落浸湿了衣衫,却让“珍爱生命”的种子比任何说教都更深刻地扎根在孩子们心间,化作一条隐形的“救命绳”,默默守护着他们对未来的每一份憧憬。

  当实践团的车轮驶离峒河街道,扬起的尘土在盛夏阳光里划出金色弧线,这场青春实践悄然收官。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在孩子们心间刻下了滚烫的记忆:汗湿的衣衫是青春的注脚,染蓝的指尖藏着自然的密码,泛红的眼圈裹着纯真的心事,追车的笑脸载满不舍的期盼。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与北京交通大学的学子们,以脚步丈量社区的温度,用真心倾听童心的回响。他们带走的是沾满泥土的裤脚与沉甸甸的感动,留下的是知识的火种、陪伴的温暖与成长的力量。这些种子会在向阳社区的沃土上继续生长,在孩子们追逐阳光的奔跑中抽枝展叶,终将在时光深处结出最甘甜的果实,让这个夏天的故事永远鲜活。
  
三下乡推荐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