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青春燃童梦,文化润童心——泉州师范学院“墨韵诗心,红色传承”实践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发布时间:2025-08-04 阅读:
    来源:泉州师范学院“墨韵诗心,红色传承”实践队 卓佳怡 卓若楠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成长成才的重要论述,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上好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在社会课堂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泉州师范学院文学与传播学院组织了“墨韵诗心,红色传承”实践队前往南安翔云中心小学开展为期12天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图为实践队成员和指导老师以及学校领导合照 卓若楠摄)

多元课堂:让文化传承浸润童心

  为了让翔云小学夏令营的学生们学到更多的知识,培养良好的文化素养,增强文化自信,实践队队员们根据专业特长分别开展了国学班和书法班教学。

  国学课堂上,汉语言文学(师范类)专业的队员根据学生认知水平开展国学分阶课程。借助趣味游戏、生动视频与巧妙课题,带学生畅游经典著作、唐宋诗词等国学海洋,了解门楣文化、泉州饮食等泉州地域文化,拓展了孩子们的视野。授课时,队员们注重国学与现实生活融合,帮助学生理解中华文化的精髓,塑造正确价值观,提升文学素养。

  (图为实践队成员在上国学课 陈桂霞摄)

  书法课堂内,书法学(师范类)专业队员从专业出发,引导孩子掌握执笔分寸、运笔转折,解析字体的间架结构与行气章法,研习碑帖神韵。现场示范、手把手指导,同时通过趣味互动来讲述文字的源流,让笔墨传承焕新活力。

  (图为实践队成员在上书法课 陈洁蕊摄)

  在教学之外,实践队还与学生们一起参与非遗文化体验活动,设置了漆扇制作和纸编工艺两个实践环节。实践队成员先系统讲解漆扇和纸编技艺的历史与以及制作流程,再指导学生创作作品,并在作品上书写诗词和自己喜欢的汉字。非遗文化体验活动不仅锻炼了学生动手能力,更增强文化理解与认同,让文化传承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

  (图为孩子们与非遗漆扇的合照 卓若楠摄)

课堂之外:将乐趣担当汇入童声

  支教活动期间,为了丰富学生们的课间生活,同时检验夏令营期间学生的学习情况,夏令营的每个班需要在结营当天上台表演节目。实践队成员组织本班同学唱歌、跳舞、朗诵等节目。在排练过程中,成员们用负责任的态度,不辞辛苦地一遍又一遍地教学生们表演的节目

  结营当天,孩子们在舞台上展示着与老师们一同练习的歌曲,一首首用童音唱响的歌曲,诉说着孩子们美好而淳朴的愿望,和实践队队员们的奉献和担当,以及这些天以来的成果。

  (图为夏令营五年级学生表演《少年中国说》连潍摄)

实践总结:用青春之火点燃童梦

  此次“墨韵诗心,红色传承”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让泉州师范学院学子们不仅收获了教学经验,更深刻体会到乡村教育的意义。乡村教育是乡村振兴的一部分,乡村教育为乡村孩子们带来了希望、梦想和未来。实践队成员们为乡村教育带来了新活力,也为孩子们带来了探索世界的种子。

  未来,泉州师范学院的学子们将继续秉持初心,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工作的嘱托,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责任感,在传承中华文脉、助力乡村教育振兴的道路上砥砺前行、奉献青春!

三下乡推荐
  • 青春挺膺担当 赋能美好未来
  • ——大连艺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艺路生花,设绘乡程”实践团队——芜湖志愿服务队暑期三下乡活动纪实
  • 2025-08-04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