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报道】 关爱留守儿童 助力乡村振兴 巢湖学院学子赴宁国市万家乡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7 月 2 日至 7 月 5 日,巢湖学院关爱留守儿童及助力乡村振兴志愿服务队赴宁国市万家乡开展 “三下乡” 社会实践活动,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责任,为乡村发展注入青春力量。
活动伊始,志愿者们抵达西泉村,当地 “三下乡” 负责人将大家带至为民服务中心,详细介绍了村庄近年来的发展变迁及留守儿童的成长环境,为后续活动开展奠定了扎实基础。
关爱留守儿童 呵护身心成长
在负责人的引导下,志愿者们走进留守儿童家中。面对天真活泼的孩子们,大家主动陪伴玩耍,很快与孩子们建立起融洽的关系;针对孩子们学习中遇到的难题,志愿者们耐心讲解、细致指导,帮助他们逐一攻克。
为深入了解留守儿童的生活与心理状况,志愿者们设计并开展了专项问卷调查。通过与孩子们的真诚沟通,发现他们普遍面临父母陪伴缺失、心理情绪难以及时疏导等问题。为此,志愿者们格外关注孩子们的身心需求,一方面开展针对性的心理开导,另一方面通过丰富的互动活动拉近距离,全力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深入调研走访 赋能乡村振兴
志愿者们深入万家乡各地开展实地调研。作为山区农业大乡,该乡山场面积广阔,森林覆盖率达 87%,生态优势显著。当地经济发展呈现多元态势,特色产业以山核桃为核心,现有 4.5 万亩山核桃林、7 家加工企业,2023 年加工量达 800 吨,消化全乡 30% 的产量;同时通过 “小山变大山” 改革、建设示范基地、推行托管经营等举措,持续推动产业升级。
文旅产业方面,近年来万家乡农家乐数量突破 140 家,其中五星级 1 家、四星级 1 家、三星级 3 家,另有 4 个省级森林旅游人家,成功创建国家 3A 级景区 1 个。依托 “四季游” 品牌打造,2024 年吸引游客 6 万余人,文旅融合的发展模式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能。生态建设上,该乡深化林长制改革、推进绿色转型,万家河获评省级 “幸福河湖”,云山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跻身国家示范,实现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协同推进。

此次实践虽仅历时四天,但志愿者们与留守儿童结下了深厚情谊。大家纷纷表示,未来将持续投身志愿服务,用实际行动守护孩子们的成长,助力乡村振兴事业发展,也衷心祝愿孩子们在关爱中茁壮成长、不断进步。
(文 / 秦品国、金而立 图 / 马柱华、张宇灿、何朗瑞、毛芯雅 初审 / 崔程扬 终审 / 仇念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