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池州学院禾苗守望者实践团“以青春之力深耕乡村,用实际行动书写担当”赴寿县开展实践活动

发布时间:2025-07-25 阅读: 一键复制网址
2025 年 7 月 16 日至 20 日,池州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禾苗守望者实践团前往淮南市寿县安丰镇积极投身 “三下乡” 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以乡村服务与文化探寻为双主线,通过扎实调研、暖心服务与深度文化探访,在基层沃土上播撒青春种子,为乡村振兴与文化传承贡献青年力量。

聚焦基层需求,调研先行绘蓝图

实践团始终将精准调研作为开展服务的前提,力求让每一项行动都贴合乡村实际。
首轮调研定方向:实践团首先与村庄负责人展开面对面座谈,详细了解当地基本情况。座谈中明确,该区域以传统农业为主要产业支撑,受限于地理与经济条件,教育资源相对匮乏,留守儿童数量较多。同时,村民们普遍反映,希望能有丰富多样的活动为孩子们的暑期生活增添色彩,这一需求成为团队后续工作的重要指引。
 
拓展调研深扎根:为让服务更具广度与深度,实践团进一步扩大调研范围,走进更多村镇及民政部门。与不同区域的基层干部交流时,团队不仅全面了解各地产业布局、民生保障等宏观情况,更将焦点集中在农村儿童成长的 “关键小事” 上 —— 围绕课后托管的场地与师资问题、兴趣培养的内容与形式、心理关怀的方式与频率等具体需求展开深入探讨;在民政部门,队员们亲身参与信息整理、政策解答等实务工作,从繁琐的数据核对到耐心的群众答疑,真切体会到基层工作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 的复杂性,也深刻认识到基层工作在连接政策与群众之间的重要桥梁作用。
 

爱心托班护航,点亮童年暑期

基于前期调研掌握的需求,实践团在当地小学精心开设暑托班,用陪伴与知识为孩子们的暑期保驾护航。
多元文化启蒙:志愿者们精心准备中外节日文化课程,通过生动讲述节日起源、习俗故事,搭配图片、视频等素材,让孩子们在趣味中了解不同文化的魅力,拓宽国际视野。
 
学业细致辅导:针对孩子们在暑期作业中遇到的难题,实践团采用分组辅导模式,志愿者们一对一耐心讲解知识点,帮助他们理清解题思路。不少孩子从最初的畏难情绪转变为主动提问,学习信心显著提升。
 
 
京剧脸谱赏习:课堂上,实践团队员先是讲解京剧脸谱的起源、色彩寓意,结合经典京剧角色故事帮助孩子们理解其中的文化内涵;随后示范脸谱绘制的基本笔法与配色技巧,指导孩子们拿起画笔,在预先准备好的脸谱轮廓上勾勒线条、填充色彩。孩子们专注地模仿、创作,从最初的小心翼翼到逐渐大胆发挥,亲手完成属于自己的脸谱作品,在涂画过程中领略京剧艺术的独特韵味,加深了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与热爱。

暑托班的每一堂课都充满欢声笑语,孩子们的参与热情持续高涨,许多留守儿童拉着志愿者的手说:“希望哥哥姐姐们能一直在这里陪我们。”

探寻文化根脉,传承历史文脉

在服务乡村民生的同时,实践团不忘从历史文化中汲取养分,前往多地开展文化调研,助力传统文化传承。
孔庙悟儒家精髓:队员们来到保存完好的孔庙,漫步于遵循传统规制的古建筑群中,触摸着雕梁画栋间的历史印记。庙内那棵被称为 “文脉活化石” 的百年古树,枝繁叶茂、苍劲挺拔,仿佛在静静诉说着儒家文化跨越千年的传承与延续,让队员们深刻感受到 “仁义礼智信” 等思想在当代依然具有的生命力。
 
书法馆品地域文脉:在当地书法馆,一场独特的文化交融展引人入胜 —— 历代书法名家的墨宝与展现当地山水风光的摄影作品并列陈列。队员们在笔墨的浓淡干湿中品味汉字之美,在光影的明暗交错中领略家乡之景,真切体会到 “文因景生,景借文传” 的深刻内涵,理解了地域文化如何在文学与自然的碰撞中不断丰富发展。
 
节气馆探农耕智慧:走进二十四节气馆,队员们通过互动体验装置 “穿越” 到不同节气场景:模拟春分播种、夏至灌溉、秋分收获的场景,观看节气与农事活动关联的动画演示。结合馆内展示的《尚书・尧典》《夏小正》等古籍中关于节气划分与天象观测的记载,大家深入理解了二十四节气不仅是古人对自然规律的总结,更蕴含着顺应天时、天人合一的生态理念,也看到了传统文化在现代科技赋能下焕发出的新活力。
 
此次暑期社会实践,禾苗守望者实践团以调研为基、以服务为要、以文化为魂,在乡村的广阔天地中践行青春使命。团队表示,将认真总结活动经验,持续关注乡村需求,用更精准、更有力的行动助力乡村儿童成长与乡村全面发展,让青春之花在基层一线绚丽绽放。
 
作者:常新蕾 来源:池州学院“禾苗守望者”实践团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情系桑榆 温暖相携
  • 2025年7月17日至2025年7月23日,山东英才学院“悦康朝暮”实践团成员前往位于山东省济南市天桥区小清河北路北闸子小区9号楼的安益
  • 2025-07-25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