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赤坑镇,碧波荡漾的养殖塘里藏着乡村振兴的钥匙。7月8日,广州工商学院赤坑红旅先锋队踏着骄阳走进广东泽康水产养殖有限公司,并与企业负责人进行了深度采访,旨在挖掘企业发展经验,助力产业升级,推动乡村振兴。
探访泽康:从“鱼塘”到“产业链”的蝶变。广东泽康水产养殖有限公司作为赤坑镇的农业龙头企业,在当地水产养殖领域占据着重要地位。公司经营鱼塘6000多亩,采用“公司+基地+科研院所+农户+市场”的创新经营模式,集专业水产养殖、技术推广、收购及销售为一体。

公司成功培育出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罗氏沼虾和南美白对虾,借助先进基因筛选技术,选育出的种苗生长速度快、抗病能力强,极大提高了养殖户的经济效益。在养殖技术上不断创新,与多所知名农业院校和科研机构合作,邀请专家深入一线,量身定制优化饲料配方、精准调整养殖密度、改良池塘换水系统等技术方案,实现了养殖密度与鱼虾品质、产量的同步增长。
泽康水产还创新采用池塘立体综合养殖模式,在50亩以上池塘架设网箱养牛蛙,中下层养殖罗非鱼、虾等,投放大规格苗种,科学投喂与调水,其500亩牛蛙养殖区亩产达5000—7000千克,整体亩产值8—10万元,生态与效益兼具,其环保节能+生态健康的养殖模式也得到了农业农村部的推广。
反哺乡土:泽康的“百千万”担当。泽康水产的发展与“百千万工程”的目标高度契合。
在产业兴旺方面,公司通过技术创新和规模扩张,提升了水产养殖的产量和质量,推动了赤坑镇水产养殖产业的发展,使赤坑镇水产养殖总产值突破3亿元。
在生态宜居方面,泽康水产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通过牛蛙、鱼、虾立体混养,形成绿色循环的生态链,公司所产商品蛙没有抗生素残留超标问题。维护了当地的生态环境。
在生活富裕方面,泽康水产带动了大量农户就业增收,周边许多农户通过参与水产养殖,实现了经济收入的大幅提升,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红旅先锋助力:从“养得好”到“游得火”。先锋队队员们在调研中了解到,泽康水产负责人正积极规划拓展农文旅融合项目:计划建设全国最大垂钓场、开展直播带货,依托生态养殖基地及自养的黑山羊、土鸡等特色农产品,联合周边村镇共同开发特色旅游路线。这一规划与赤坑镇的田园风光高度契合,彰显出乡村文旅发展的巨大潜力。

为此,队员们结合专业所长,量身规划“红旅+渔旅”融合路线:以泽康养殖场为核心,串联周边革命旧址与稻田景观,设计“稻田风光+垂钓体验+红色教育”的游学方案——游客可在养殖基地参与“抓鱼乐”农事体验,在稻田里感受田园野趣,再走进红色展馆聆听赤坑故事,让“吃鱼”变“知鱼”,让“观光”变“沉浸”。
政企校联动:让好产品“走出深闺”。“酒香也怕巷子深”,先锋队深知优质农产品与文旅资源的“破圈”,离不开政企校多方协同发力。调研期间,队员们主动对接当地政府,系统梳理泽康水产的特色亮点与红文旅路线规划,撰写宣传文案、拍摄推广视频,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传播,持续扩大泽康水产的知名度与影响力。

从产业赋能到文旅创新,从校企联动到政企协同,这场调研之旅不仅是一次青春与乡村的深度对话,更是“百千万工程”中多方力量共绘振兴图景的生动缩影。当高校智慧遇上企业担当,当红色资源交融绿色产业,赤坑镇的乡村振兴之路正越走越宽广。
未来,广州工商学院赤坑红旅先锋队将继续以行动践行使命,让知识之花绽放在乡村振兴的沃土上,与更多像泽康水产这样的企业携手,在“百千万工程”的宏伟蓝图中,共同书写属于新时代的“共富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