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泸沽湖三下乡调研报告

发布时间:2025-07-24 阅读: 一键复制网址
一、绪论
1.1调查背景
泸沽湖地区作为中国西南地区重要的自然与文化遗产地,以独特的摩梭文化、母系氏族传统和秀丽的自然风光闻名。然而,有些村落因地理位置偏远、交通不便,在现代化进程中面临信息滞后、资源开发不足等问题。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如何将党的先进理论与政策融入乡村发展,激活乡村内生动力,成为亟待解决的课题。
1.2调研目的
本次调研旨在通过理论宣讲,提高泸沽湖地区村民对党的理论知识的认知水平,增强其对党的认同感与归属感;深入调研村民基本情况,了解当地文化特色,挖掘发展优势;探寻当地发展面临的困难,为政府及相关部门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政策提供依据,助力泸沽湖地区实现乡村振兴。
1.3政策背景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乡村发展,出台了一系列乡村振兴战略政策,强调要加强农村思想文化建设,传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农村经济、文化、生态等全面发展。党的理论知识是指导乡村建设的重要思想武器,将其普及到乡村地区,有助于村民更好地理解和贯彻落实相关政策,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1.4现实问题
目前,泸沽湖地区存在党建知识普及不足,部分村民对党的政策理解不深;经济发展模式相对单一,过度依赖旅游业,抗风险能力较弱;传统文化面临现代化冲击,传承面临困境等问题。这些问题制约了泸沽湖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亟需深入调研并提出解决方案。
二、调查时间及地点
2.1调查时间
2025年7月6日-2025年7月8日
2.2调查地点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盐源县泸沽湖镇及周边村落
三、调研意义
本次调研通过党的理论宣讲,有助于增强村民对国家政策的认同感与执行力;通过实地调研,可为地方政府制定乡村振兴规划提供数据支撑;同时,三下乡实践活动也为青年学生搭建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平台,促进其了解国情、锤炼本领,强化社会责任感。
四、调研设计
4.1调研对象
泸沽湖镇及周边村落的村民,涵盖不同年龄、性别、职业群体;当地基层干部;旅游从业者等。
4.2调研方法
1. 理论宣讲:通过举办讲座、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向村民普及党的理论知识和乡村振兴政策。
2. 问卷调查:设计涵盖村民基本信息、经济收入、文化生活、对党建知识认知等方面的问卷,随机发放并回收统计。
3. 深度访谈:选取部分村民、基层干部和旅游从业者进行面对面深度访谈,深入了解当地发展现状和面临的问题。
4. 实地观察:走访当地村落、旅游景点、文化场所,直观感受当地的自然环境、人文风貌和发展情况。
五、调研过程
7月6日,抵达泸沽湖。当天,团队成员稍作休整后,便迅速投入到准备工作中,完成物资清点、行程规划以及与调研村庄的对接协调,为后续调研活动的有序开展筑牢基础。
7月7日,上午团队奔赴匹夫村开展调研工作,团队分组如何访谈,深入走访村民,结合调查问卷的形式,调研村民对党的相关知识的了解。下午,前往木垮村,在与村干部座谈中,了解到木垮村是保存较完整的摩梭文化古村落,村干部围绕基础设施建设、泸沽湖未来的发展、村民主要的收入来源、摩梭文化保护等问题进行交流。接着由村干部带领我们来到木垮村做调研,在村干部的介绍下,我们了解到摩梭族特有的走婚制度、传统的摩梭四合院的构造及其功能、摩梭族传统的手工艺等。
7月8日,团队前往多舍村,通过实地走访、与村民交流等方式,全面了解村庄的经济、受教育文化程度、对党的相关知识了解等情况,圆满完成此次调研行程。
六、调研结果及建议
6.1调研结果
  • 党建知识普及不足:老年群体及青年群体对党的理论认知薄弱。
  • 经济结构单一:多数家庭收入依赖旅游服务业(民宿、餐饮、导游),旅游淡季收入骤降;农业生产以自给自足为主,缺乏产业化发展。
  • 文化传承断层:摩梭传统手工艺(如甲搓舞、手工纺织)传承人老龄化严重,年轻一代更倾向外出务工,文化参与度不足。
  • 基础设施薄弱:村内道路狭窄、夜间照明不足,污水处理设施落后,制约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6.2建议
  • 运用短视频、公众号等新媒体宣传党建知识,结合摩梭文化开展主题活动,如“泸沽湖畔颂党恩”文艺汇演;设立党员示范户,带动村民学习。
  • 挖掘自然与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体验、生态康养等特色旅游;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特色种植与农产品加工;设立创业基金,鼓励村民开展电商、民宿等创业项目。
  • 将摩梭文化纳入学校课程,编写乡土教材;扶持文化传承人,组织传帮带;建设文化博物馆、传习所等传承基地。
  • 完善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外部投资;加强与周边区域合作,实现资源共享,推动泸沽湖地区全面发展。
七、结论
本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通过理论宣讲与实地调研,有效推动了党的理论知识在匹夫村的传播,同时系统梳理了村落的发展现状与问题。提出的建议紧扣乡村振兴战略,兼具可行性与创新性。未来,需持续关注匹夫村发展动态,推动调研成果落地,助力其实现经济、文化与生态的协同发展。此次实践也让团队成员深刻认识到基层调研的重要性,进一步明确了青年服务乡村的责任与方向。
 
作者:粟思乔 来源:西昌学院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非遗技艺进课堂,童心巧手传文脉
  •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在乡村振兴战略推进过程中,许多非遗项目面临传承断层、传播渠道单一、年轻群体关
  • 2025-07-24
  • 泸沽湖三下乡调研报告
  • 本报告基于2025年7月6日至7月8日在泸沽湖匹夫村、木垮村开展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以党的理论知识宣讲与乡村调研为核心,深入了
  • 2025-07-24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