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稻田里的经济学

发布时间:2025-07-23 阅读: 一键复制网址
“一亩田能收多少谷子?” 调研组的王萌蹲在水田里,裤脚沾满泥浆。种了四十年田的杨大伯用烟杆敲着田埂:“以前收三百斤,现在有了农技员指导,能多收一百五。”​
我们跟着杨大伯体验插秧,烈日把皮肤晒得发烫,才明白 “粒粒皆辛苦” 不是课本里的空话。更让队员们触动的是,村里八成年轻人都外出打工,留下的多是老人和孩子。“要是能搞旅游,娃娃们就不用走了。” 杨大伯的话,成了我们调研的新方向。​
晚上整理问卷时,会计系的张薇算出一组数据:苗寨年接待游客不足万人,若开发农耕体验项目,年收入可增加十二万元。窗外月光洒在梯田上,我们的笔记本上,开始勾勒乡村振兴的微小蓝图。​
作者:赵梓淞,张宇轩,余志豪,祖文宇 来源:多彩大学生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