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以青春为笔,绘龙岩新景——南理“天等新程·青禾筑梦”乡村振兴实践团与天等县团委、龙岩社区第一书记座谈侧记

发布时间:2025-07-23 阅读: 一键复制网址

  7月10日上午9时,蝉声织成盛夏序曲。南宁理工学院“天等新程·青禾筑梦”乡村振兴实践团一行13人,与天等县团委梁梦莹、龙岩社区第一书记陈新面对面,在天等县龙岩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会议室围绕“青春赋能·共绘乡村振兴新图景”主题,展开了一场长达两小时的深度座谈。两个小时的座谈,把青年创意写进龙岩蓝图,也为接下来六天的深度实践定下精准坐标。

  座谈会现场。邹卓烨 供图

  梁梦莹对实践团表示欢迎,并简要介绍与会人员,她说“龙岩社区是自治区乃至全国易地扶贫搬迁的标杆,今天把大家请来,就是让青年智慧在这里找到落点。”话音落下,掌声像窗外的热浪扑面而来。

  陈新用一组数据勾勒龙岩社区:“人口画像”2000户,1万余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1562人,留守儿童223人。“人才画像”每3户走出1名大学生,在校本科及以上学生412人,比例居全区安置点前列。“荣誉画像”作为全国最大的异地搬迁安置点之一,社区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单位”“全国老年友好示范社区”等6项国家级、9项省级称号。“搬迁+帮扶车间”模式更被国家发展改革委列为典型案例,面向全国推广。“数字背后,是1万颗渴望更好生活的心,也是青年学子大显身手的舞台。”陈新的结语让在座学生瞬间挺直了腰杆。

  龙岩社区帮扶车间。邹卓烨 供图

  实践团指导教师随后介绍行程:六天内,团队将开展青少年礼仪与防溺水课堂、传统文化体验、儿童心理团辅等活动,并深入田间拍摄乡村振兴素材;同步开展推普专项问卷调查和访谈、帮扶车间直播带货。双方就问卷发放、居民对接、拍摄细节等具体环节达成一致。

  实践团代表表示,学校历来重视服务地方,团队成员专业多元,愿在文化宣传、产业帮扶、教育助力等方面与社区共建特色路径。实践团纷纷表态: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创意留在社区里。“我是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大二学生,擅长短视频制作和剪辑,也熟悉直播流程,我可以负责帮扶车间直播环节。”实践团队员邹卓烨第一个举手。“我来自广西河池,会说壮语,也懂普通话,推普问卷我来!”队员宋利盈紧随其后。短短十分钟,13名队员全部“认领”任务,现场签下“军令状”。

  “天等新程·青禾筑梦”乡村振兴实践团志愿者为小朋友讲述防诈骗知识。卜旭佳 供图

  实践团队与社区共同建立了“校地共建工作站”,社区承诺每年暑期持续接纳南京理工大学的学生,确保工作的连续性和传承性。陈新展望道:“待到明年此时,你们引领学弟学妹们再次来访,我们将共同为这一蓝图增添色彩。”

  座谈在掌声中结束。实践团成员转身投入场地布置:篮球场划出飞行空域,教室搭起临时影棚,硬化路贴上环保跑标识。蝉鸣依旧,却比先前更加悦耳——那是盛夏里最动听的乡村振兴序曲。

  此次座谈为后续合作奠定基调,六天实践将聚焦“调研+服务+创意”,助力龙岩社区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南宁理工学院新闻中心“天等新程·青禾筑梦”乡村振兴实践团合影。伍俊帆 供图

作者:邹卓烨 来源:多彩大学生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