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智慧农业”调研队深入调研长春农安县

发布时间:2025-07-23 阅读: 一键复制网址
2025年7月20日,为了解智慧农业技术在温室大棚中的应用与发展,探索其对农业生产的积极影响,南京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智慧农业”调研队怀揣着对前沿科技与传统农业融合的热忱,走进长春市农安县陈家店村党支部领办创办基地,实地观摩温湿度传感器实时监测环境数据、远程操控基地风扇、灯光等智慧农业场景,探寻智慧农业在温室大棚中的应用实践。图为调研队员参观温室大棚。桑硕 供图据负责人介绍,该基地利用省级乡村振兴衔接资金2000万元,种植反季节蔬菜瓜果等特色经济作物。目前,温室种植了俄罗斯八号大樱桃树234棵、中油蟠7号678棵。大樱桃年产量12000斤,年产值可达216万元;中油蟠年产量13560斤,年产值可达407万元。同时与相关企业不断发展合作,全力打造精品水果产业链条。智能温室建成后,带动周边村民发展蔬菜大棚100余栋,农民收入节节攀升。图为该基地蟠桃实拍。桑硕 供图该基地占地面积超两万平方米,目前该智能温室项目采取租赁方式运营,每年获取项目收益120万元,主要用于壮大村集体经济、脱贫户差异化分红、设置乡村公益岗,确保脱贫人口持续稳定增收,剩余资金用于村里小型基础设施建设和项目维护等,解决了大部分农户因购买费用过高而经济停滞的痛点,让更多农民共享数字红利。在温室大棚内,温湿度传感器全天候监测着大棚内的温度与湿度变化。这些传感器分布在大棚的不同区域,精准地采集空气中的温度和湿度数据,并通过物联网技术实时传输至控制终端。当温度过高或湿度过低时,系统会启动通风设备或加湿装置,确保作物始终处于最佳生长环境。这种智能化的调控方式不仅减少了人工检测,还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它们不仅能实时监测环境参数,还能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决策支持。通过对长期数据的分析,农业生产者可以精准预测气候变化对作物生长的影响,提前调整种植策略,优化灌溉计划,预防病虫害的发生。图为基地内智慧农业温室大棚信息。桑硕 供图基地负责人还提到,该基地还建设一处占地面积10万平方米的连栋棚膜园区,主要种植“阳光玫瑰”葡萄,每年亩产达4000-5000斤。整个园区年产值是同等面积玉米产值的25倍以上。图为“智慧农业”调研队团队成员合影。桑硕 供图在调研过程中,调研队员穿梭于一排排传感器与藤蔓之间,记录观察数据,与负责人进行对话交流,不仅直观领略了物联网与农业深度融合的无限魅力,更激发了用知识和热情服务乡村振兴的使命感。队员们纷纷表示,通过此次实地调研,他们对智慧农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看到了现代农业发展的广阔前景。未来,园区将以合作经营方式,为村民提供场地、技术、农资、销售服务,由村民自主经营,提高村民收入,同时带动长春市郊区水果、蔬菜生产向优质化、智能化、无公害方向发展。智慧农业调研队将继续走在田野阡陌,用青年视角记录,用求真务实的态度为智慧农业助力,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力量。
                                            (通讯员 桑硕 贺滢淇)
作者:桑硕 贺滢淇 来源:实地调研,采访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青春向党践初心,薪火相传担使命——经管学院“合启淮章”团队2025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 青春行绘振兴卷 江西师大学子探访湖陂村新貌
  • 广州城市理工学院Young实践团走进三华村徐伟馆拍摄岭南非遗醒狮文化专题视频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