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艺术学院:“青年说”科技创新大学生社会实践服务团成员暑期社会实践心得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在实践中深化对科学家精神的理解,以传媒专业之力赋能科学家精神传播,在“知行合一”中厚植科技报国情怀,广西艺术学院影视与传媒学院组建“青年说”科技创新大学生社会实践服务团,于7月3日赴广西河池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开展为期一周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实践队的同学们在这段充实的实践旅程中收获颇丰,所闻所行皆转化为深刻的感悟。
2023级广播电视编导班 陈依馨:今年暑期三下乡我走进黄大年曾生活、学习的故土(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并参与到话剧《少年黄大年》下基层的社会实践中,我担任拍摄者和主讲人,我用镜头记录感人瞬间,以宣讲传递科学家精神。在观看话剧的同时,我了解到黄大年曾放弃国外优渥条件毅然归国,带领团队攻坚克难。他对科研的执着、对祖国的赤诚,点燃了我心中科技报国的火种,让我深刻体会到科技创新是强国之基。身为新时代青年,我们当传承这份精神,在各自专业领域发光发热,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
2024级广播电视编导 田羽茜:在广西河池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参与黄大年微团课拍摄的三下乡实践中,我收获颇丰。行走于葱郁山水间,黄大年 “心有大我,至诚报国” 的爱国情怀,与乡村振兴的鲜活图景在心中交融共鸣。黄大年精神如灯塔指引,让我深切体会到:青年当以专业所长扎根基层脚下泥土的厚度,丈量着心中真情的深度。新时代青年当以行动传承报国之志,把青春汗水洒在乡村振兴的田野上,让理想之花在基层沃土绽放绚丽光彩。
2023级广播电视学班 陈永华:媒体融合是时代所向、大势所趋。在广西河池罗城,我们以科技创新为墨,参与为期一周的“三下乡”。作为“铸牢中华民族意识共同体”主题微团课团队的统筹与拍摄者,我们以镜头为眼,捕捉仫佬族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交融碰撞的璀璨瞬间,生动展现出“各民族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和谐图景。
这次经历让我深刻领悟,科技创新是驱动乡村振兴的强大引擎,民族团结则是社会发展的坚实基石。未来,我愿化作一颗火种,以广电专业为柴,持续投身于此,绽放出绚烂的时代光彩!
2023级广播电视学班 黄文蕊:时间匆匆,为期一周的三下乡活动结束了,第一次下乡让我收获颇丰。一路上充满了挑战亦充满机遇。从脚本的创作到实地的拍摄,我们遇到了层出不穷的难题,面对难题时,我们一直抱以不放弃的心态,关关难关关关过。庆幸的是这一路上我遇到了很好的伙伴,我们是朋友亦战友,彼此成为对方面对困难时坚持到底的勇气。这次的经验也让我得到了很好的成长,专业能力及应变能力更加成熟,同时独当一面的能力也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2023级播音与主持艺术班 彭和叶子:这是我第二次踏上“三下乡”的征程,此番来到广西河池罗城,我们走进仫佬族石围古村,触摸千年文化跳动的脉搏,感受岁月沉淀的智慧;步入于成龙博物馆,探寻廉政精神的深刻内涵,汲取清正廉洁的力量。实践中,团队从最初的陌生到逐渐默契,在烈日下共同攻克难题,情谊在协作中不断升温。作为新时代新青年,我们以实践为笔,书写青春的华章。将科技创新的使命、服务乡村的担当融入血脉,用青春行动为发展添力,让青春在团结奋斗中绽放光芒!
2024级播音与主持艺术 张浩:此次三下乡微团课拍摄,让我收获颇丰。站在河池罗城的土地上,讲述剪纸非遗的文化魅力,我深刻感受到传承与奋斗的力量。非遗剪纸里藏着民族智慧的结晶是创新精神的生动注脚。在用声音传递故事的过程中,我不仅锻炼了专业能力,更被当地的文化底蕴和榜样精神深深触动。这次实践是专业与情怀的交融,激励我在未来用话筒讲好科技创新故事,传递新时代奋斗者的温暖与力量。
2024级广播电视编导班 尹依航:在广西河池罗城开展的“三下乡”实践活动中,我收获满满。活动中,我们以镜头为笔,不仅记录下黄大年精神在当地生根发芽、代代传承的动人篇章,更捕捉到非遗文化那独一无二的璀璨光芒,像仫佬族剪纸中细腻精巧的纹样,每一次录制都是与古老传统文化的深情对话。这次实践不仅提升了我的专业能力,更让我意识到文化传承的重要性。我将带着这份感悟,继续为弘扬优秀文化贡献力量。
2024级广播电视编导 郭酉玥:此次三下乡活动,是一次难忘的成长之旅。在文化历史悠久的罗城仫佬族自治县,我和队友们一起开展拍摄工作。
这次经历,让我走出书本,真切感受到仫佬族自治县的质朴与需求,也认识到仫佬族自治县需要更多的宣传与行动。三下乡不仅锻炼了我的实践能力,更坚定了我用所学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知识回馈社会的决心,这段经历同样将成为我宝贵的人生财富。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是青年成长的必由之路。本次“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广艺影传学子深刻认识到自身肩负的时代使命,依托自身专业特色和优势,充分发挥新媒体传播效能,在实践中,他们以沉稳的心态砥砺意志,不断积累经验;在奉献中,他们以务实的行动收获成长,提升能力。
作者:陈依馨,田羽茜,陈永华,黄文蕊,彭和叶子,张浩,尹依航,郭酉玥 来源:广西艺术学院“青年说”科技创新大学生社会实践服务团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一场非遗产业的现代突围——油纸伞
- 在湘潭石鼓镇,油纸伞匠人们面临着一个残酷的现实:在这个自动化雨伞泛滥的时代,传统油纸伞早已不是人们遮风挡雨的必需品。
- 2025-07-30
- 麒麟腾跃展风华,非遗传承起新篇
- 2025年7月12日,广东科技学院麒麟舞脉突击队队员怀揣着对传统文化的热忱,走进北岸麒麟文化馆,与麒麟舞传承人展开深入交流,探寻
- 2025-07-30
- 垃圾分类小行动,绿色童梦大未来
- 为让环保意识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广东科技学院破云支教实践突击队精心策划,为企石村的小朋友们带来一场垃圾分类普法课,以寓
- 2025-07-30
- 舞动企石,探秘麒麟
- 2025年7月10日,广东科技学院麒麟舞脉突击队在东莞企石村开展了一场聚焦麒麟舞的专项调研活动,以问卷为笔,书写传统文化保护新答
- 2025-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