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田思佳 田新营 张佳程 周宸旭)为全面贯彻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积极响应鼓励青年深入基层建设的号召,引导青年学子在社会实践中肩负起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共青团河南工业和信息化职业学院委员会于2025年7月1日至8日组织暑期实践团,前往周口市淮阳区第七实验小学,开展以“三下乡”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

图为实践团与学生合影。张佳程供图
抵达目的地后,实践团成员迅速展开行动,有序进行物料整理、床铺布置、物资搬运等工作。团队成员分工明确、协作默契,以满腔热情投入到各项准备工作中,为后续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同学们纷纷表示,将以饱满的斗志和最佳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实践中,用实际行动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图为团队成员领取生活用品。田思佳供图
在动员会上,指导教师毋培怡、陶壮壮深刻阐释了活动的背景和重大意义,明确指出暑期社会实践是青年学子深入基层、服务社会的重要途径,并围绕近期工作和课程安排进行周密部署。本次实践活动聚焦乡村振兴、教育帮扶、非物质文化遗产调研等领域,同时特别强调了安全问题,要求始终将安全意识放在首位。

图为实践团开展工作部署会议。周宸旭供图
为更有效地推进实践活动,促进团队成员与支教对象之间的沟通与默契,提升团队凝聚力,实践团精心策划并实施了一场别具特色的“破冰行动”。团队成员带领孩子们走进操场,通过简单游戏让孩子们体验到团队合作的乐趣,感受到团结的力量。游戏结束后,大家回到教室进行自我介绍、分享梦想和爱好,在欢声笑语中逐渐熟悉,消除了陌生感和隔阂,为后续支教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图为实践团与学生开展“破冰行动”。周宸旭供图
7月4日,河南工业和信息化职业学院2025年大学生暑期校地结对帮扶专项社会实践活动启动仪式暨“爱心助教”捐赠仪式在淮阳区第七实验小学隆重举行。河南工业和信息化职业学院党委副书记张庆伟、淮阳区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朱高建等领导,以及实践团队和该校师生代表出席了仪式。共青团周口市淮阳区委书记段远鹏主持了仪式。朱高建在致辞中介绍了校地结对帮扶以来淮阳区的变化及实践团历年开展的活动,寄语实践团成员以此次实践为起点,在服务国家和人民的征程中锤炼品德、提升技能。张庆伟向淮阳区及该校师生表达了感谢,并对参与实践的师生提出了胸怀家国、躬身实践、发挥专长、严守纪律的要求。淮阳区第七实验小学校长马兵感谢学校的长期帮扶,称赞实践团带来了青春气息与创新思维,捐赠物资是爱心的凝聚也是心灵的鼓舞。随后,张庆伟为带队教师代表授旗,并向该校捐赠了教育物资,仪式成为延续校地友谊的桥梁,未来双方将携手书写结对帮扶的新篇章。

图为校地结对帮扶专项社会实践活动启动仪式暨“爱心助教”捐赠仪式。张佳程供图
为全面贯彻落实关于青少年全面发展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践行“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嘱托与“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实践团系统开展了系列支教活动,陪伴乡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在知识课堂上,团队通过具象化叙事、互动游戏、多媒体资源等方式,帮助孩子们理解抽象知识点、激发思维活力、拓展认知边界,课程深受认可。课后辅导中,针对语文、数学、英语等学习难点进行细致讲解,鼓励主动提问与深度思考,营造了积极的学习氛围。多彩课程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收获知识、取得进步。对实践团成员而言,此次支教是宝贵的成长契机,让他们深刻认识到乡村教育的发展潜力与现实需求,未来将持续为乡村教育事业贡献力量。

图为实践团成员进行作业辅导。田思佳供图
7月5日,实践团前往周口市淮阳区六艺阁、豫见奇妙动物标本馆和平粮台古城遗址开展研学活动。在标本馆,丰富的动植物标本、结合现代技术的智能场景和AR实地建模,让大家在感受科技魅力的同时,接触到伏羲文化和泥泥狗等传统民俗。平粮台古城作为龙山文化的重要代表,其方形城布局、最早的城市中轴线和令人惊叹的排水系统,让大家对古代文明有了更深的认识。此次研学不仅为项目开展探路,更让成员们沉浸式感受了淮阳当地深厚的文化底蕴,对文化和知识有了新的认识。

图为实践团队成员进行非遗调研。张佳程供图
此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不仅为淮阳区的乡村教育和文化传承注入了新活力,也让青年学子在基层实践中得到了锻炼与成长。未来,河南工业和信息化职业学院将继续深化校地结对帮扶,组织更多青年学子投身乡村振兴,用青春力量书写服务社会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