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深入调研“种业+农旅”融合发展的善厚路径,苏州城市学院云端田野实践团于2025年7月14日奔赴安徽省马鞍山市和县善厚镇理想种业基地与陶店村,开展沉浸式调研,聚焦当地农业种植技术引进及产业发展模式,实地感受乡村振兴战略落地生根的生动图景。
上午,实践团抵达善厚镇理想种业基地,解码种业振兴的科技密码。在负责人的引导下,队员们近距离观察到了种子精选、加工、包衣、质检的全自动流水线,通过实地采访工作人员,深入了解了有关选育优质蔬菜品种、科学种植、精细化管理相关情况。基地负责人详解“全国蔬菜制种第一镇”如何以科技重塑产业链,实现“种子按粒卖”的价值跃升。基地内配套建设的生活楼、员工宿舍等设施,不仅营造了优良工作环境,更通过完善福利体系增强员工归属感。
(图1团队成员走访基地工作人员)
下午,实践团转赴陶店村,探究稻虾共作、青梅经济撬动农旅融合的发展密码。队员们实地调研陶店村水稻养殖技术,在培土工厂细致考察培土工艺,随后跟随负责人深入水稻培育大棚,系统了解预培水稻的科学原理及铺盘播种、催芽管理等标准化流程。为实现绿色除虫除草,基地创新采用稻虾共作生态种养模式,形成“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的良性循环,既提升水稻品质,又增加了收益;机械化插秧技术的普及,则大幅降低劳动力成本,提升了耕作效率。
沿龙潭古道南行400米,漫山青梅树缀满翠果。管理者向队员们介绍青梅的管理与种植方式。据透露,村里正规划依托青梅产业建设配套旅游项目,未来将实现“一颗青梅串起产业链,一片果园带活乡村游”的转型目标。
(图2管理人员向队员们介绍青梅产地)
当日调研尾声,实践团队员围坐交流,深切感受到善厚镇发展实践为乡村振兴提供的鲜活样本。从理想种业“科技赋能种业振兴”,到陶店村“生态+产业”融合发展,善厚镇以“种业强基、农旅拓路”的双轮驱动模式,生动诠释了“科技强链、产业兴村、文明润心”的深刻内涵。队员们表示,此次沉浸式调研让大家真切触摸到乡村振兴的蓬勃脉动,未来将把善厚经验转化为青年视角的研究成果,为更多乡村的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