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微尘·心”夏令营圆满落幕:七日陪伴点亮乡村孩子成长之路

发布时间:2025-07-15 阅读: 一键复制网址
在驻西连镇帮镇扶村工作队的支持推动下,广东医科大学“微尘·心”公益团队(下称“微尘·心”)在7月4号来到西连镇金土村,历经十日陪伴,于7月13日温情落幕。这场以知识为雨露、陪伴为沃土的夏日成长之约,为乡村孩子们编织成长锦缎,也为公益写下温暖注脚。
守护与成长:乡村校园里的暖心课堂与温情瞬间
在本次 “三下乡” 实践活动中,“微尘・心”志愿者团队走进乡村校园,带来了一系列充满意义的课程与活动,用温暖陪伴孩子们成长。性教育课程上,一场童趣满满的童话小剧场拉开了防性侵教育的序幕。老师用 “红绿灯” 巧妙比喻身体的不同部位:“绿灯”代表安全区,“黄灯”是需要警惕的区域,“红灯”则是绝对不可触碰的隐私禁区。生动有趣的男女生生理知识讲解,让孩子们渐渐懂得 “身体是自己的,要学会珍惜与尊重”。在轻松愉悦的氛围里,健康的性认知种子悄然埋下,静待发芽。​
防校园欺凌课上,老师结合真实案例,细致剖析了欺凌者的心理动机和被欺凌者的无助处境。她耐心教导同学们要做到 “三不”,让“反欺凌”的意识像种子一样在孩子们心中深深扎根。同时也叮嘱大家,要在行动中守护校园安全,呵护彼此的身心健康。​
急救课上,小老师认真讲解心肺复苏的要点,为孩子们讲解如何正确包扎伤口、处理烫伤。还设置了情景演练:“如果小伙伴不小心发生呼吸道梗阻,该怎么做?” 通过实操练习海姆立克急救法,让孩子们在亲身体验中记住关键步骤,把应对意外的”救命技能”真正刻进脑海。
“认识自己”主题课上,小老师先带着孩子们复习了男女生的生理结构,随后抛出问题:“男孩一定高个子吗?女孩一定力气小吗?” 在热烈的分享与辩论中,孩子们慢慢明白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这不仅让他们树立了清晰的性别意识,更打破了固有的刻板印象。老师还引导孩子们思考生命的顽强与意义,在他们心中悄悄播下社会责任感与共情力的种子。​
此外,“微尘・心” 志愿者团队还精心策划了辩论赛、寄生虫安全教育、甲骨文课程与画影展等特色活动。这些丰富多元的课程与活动,让孩子们接触到更广阔的知识天地,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他们的思辨能力、健康意识与审美素养,全方位守护着他们的成长之路。
 
(图为小老师在给同学们讲解急救知识 胡倩嫰摄)
科学实验课:唤醒对科学的向往
在整个活动中,“微尘・心”精心策划了不少科学实验,激起乡村的青少年们的科学兴趣。实验小老师不仅为同学们揭晓了彩虹桥与火山喷发趣味实验,也增添了制作纸杯投影仪和水中烟花的活动,同学们目光聚焦、认真聆听。每当小老师讲解结束,大家迫不及待动手操作起来。彩虹桥实验区彩色泡沫如碎虹涌出,折射绚丽光晕;火山喷发实验中,试剂调配后塑料瓶“咕嘟”响,红黄橙“岩浆”喷涌,“迷你火山”绽放引惊呼;在纸杯投影仪实验,孩子们裁杯、粘胶、绘上喜欢的图案,借光的直线传播,让卡通“跃上”墙面,直观光学现象激发科学好奇;炫彩小烟花实验中,孩子们利用色素、牛奶、洗洁精化学反应,让色彩瞬间绽放成“小烟花”。科学魅力深深吸引孩子,趣味实验也让知识不再晦涩,化作惊喜发现,点亮科学梦想。
 
(图为学生正在做彩虹桥实验 钟杰卫摄)
明信片寄情:书写温暖联结
夏令营尾声,小满老师开启明信片环节。孩子们低头思索,把对团队的感谢、相处的不舍,以及七日欢笑感动,化作笔尖文字。小小的明信片,成了夏日温情的“容器”,将人与人的联结具象留存,让离别情谊在纸面流淌,成为旅程珍贵纪念。“我们希望传递的不只是知识,更是给未来带去改变的种子。” 团队结语道。
“微尘·心”从校园而来,以七日时光为养分,浇灌乡村孩子成长之花。虽然夏令营闭幕,但是课堂思索、实验惊喜、音乐欢笑,都成为孩子成长财富,驱动团队继续传递爱心,助力更多乡村少年在健康、安全、被尊重环境中成长。团队成员期待下次相遇,让微尘载愿,再赴繁花盛放,让成长故事永远延续。
 
(图为服务队成员与同学们合照留念 卢杏摄)
 (通讯员 陈润兰)
 
作者:多彩大学生网 来源:多彩大学生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五年坚守的"三个一"承诺-兰理工材料学院学子“三下乡”青春实践在路上
  • 湖南工学院“雁行辅学”团队进社区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
  • 江科大三下乡:旧址忆峥嵘,赤子精神永相传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