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县团委书记率河南理工学子赴乡村示范点考察——见证乡村振兴新图景

发布时间:2025-07-15 阅读: 一键复制网址

  7月10日,河南省周口市沈丘县县团委书记带领河南理工大学学生代表深入莲池镇、冯营镇等美丽乡村建设示范点,开展实地调研与学习交流活动。通过走访特色产业基地、便民服务设施及乡村振兴项目,同学们近距离感受了当地在产业发展、民生改善和生态建设等方面的创新实践与丰硕成果。

莲池镇牛营村:花卉经济与便民服务双轮驱动

  在莲池镇牛营村,考察团首先参观了语馨花卉种植合作社。作为该村“7+2”工作模式的标杆项目,合作社以“支部引领+合作社运营+农户参与”为框架,构建起集花卉苗木种植、销售、技术培训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据介绍,合作社目前种植品种涵盖观赏花卉、绿化苗木等,年产值突破300万元,初步形成稳定产业规模,为莲池镇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力量。

  图为实践团成员同村干部一起参观牛营村。卢佳乐 供图

  产业兴旺的同时,牛营村聚焦民生需求,打造多元化便民服务体系。村内新建的家宴中心可同时容纳近百人就餐,配备标准化厨房与宴会厅,成为村民操办婚丧嫁娶等事宜的首选场所,有效解决了过去“露天办席、污染环境”的难题。康复理疗室与健康教育室的设立,则为村民提供了免费理疗服务和健康知识讲座,累计服务群众超3000人次。此外,村电商服务站通过直播带货、线上商城等模式,网罗该乡镇多种地方特色农副产品,发展农村电商新业态凝心聚力把“乡村土特产”打造成“网红尖货”。

  在就业帮扶车间,考察团了解到,该村依托县域产业优势,引进金刚石钻头生产线,建成豫东地区重要的人造金刚石加工基地。车间负责人介绍,项目采用“企业+车间+农户”模式,优先吸纳贫困户和低收入群体就业。

  图为村干部向实践团成员介绍车间内产品。王乐乐 供图

冯营镇古李寨:从脱贫典型到振兴样板的蝶变之路

  随后,实践团来到冯营镇古李寨村。这个曾因贫困闻名的村庄,如今已蜕变为远近闻名的“明星村”。村党支部书记介绍,近年来,古李寨以“党建引领+产业赋能”为核心,通过土地流转、企业合作等方式,建成千头肉牛繁育养殖基地,引入工业化循环水养殖系统,实现年出栏肉牛2000头,预计年产值超5000万元。同时,基地配套建设有机肥加工厂,将牛粪转化为生态肥料,供种植基地使用,同时种植基地秸秆集中收集存储供牛饲养使用,达到李寨产业绿色循环发展。

  在沈丘县李寨渔业科技有限公司,同学们见证了科技赋能农业的生动实践。通过智能温控、水质监测和循环过滤系统,车间实现鲈鱼等高附加值品种的工厂化养殖,单位水体产量是传统池塘的10倍以上。该项目不仅节约了水资源,还避免了水源污染,真正做到了绿色高效。

  图为渔业公司工作人员介绍养殖场内设备。王乐乐 供图

  产业振兴带动了村容村貌的全面提升。古李寨通过争取上级资金、村民自筹等方式,投入大量资金实施道路硬化、污水管网改造和生态公园建设,全村绿化率大大提高,获评“5A级康养旅游示范村”。此外,村里还建成村史馆、农家书屋和健身广场,定期举办文化节、技能培训班等活动,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

校地联动:厚植乡村振兴人才沃土

  考察期间,县团委书记与河南理工大学学子代表展开座谈。他指出,乡村建设的壮阔画卷,离不开党委政府的掌舵领航,少不了各行业部门的协同赋能,更缺不得人民群众的踊跃投身。三方同心同向、聚力同行,方能让乡村振兴的蓝图在田野间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同时,乡村振兴也离不开青年力量的参与,希望学子们将专业知识与实践需求结合,为家乡发展献计献策。

  图为县委与实践团开展座谈会。卢佳乐 供图

  此次参观活动不仅展现了当地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也为高校学子提供了宝贵的实践课堂。随着产才融合、生态宜居、治理有效的乡村振兴图景徐徐展开,这片沃土正吸引着更多青年返乡创业、扎根奉献,共同书写新时代“三农”发展的新篇。

  图为实践团、县团委书记、牛营村干部大合照。胡国强 供图

  (通讯员 王乐乐 卢佳乐 尚鑫鑫)

作者:王炜斌 来源:槐乡耕语·沈丘新程录实践团队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江西师范大学“瓷韵乡兴·永和先锋队”开展环保宣讲活动:童筑生态梦,共绘乡村美
  • 青春三下乡:将军园里缅忠魂,正气馆中砺丹心
  • 非遗文化温暖“星星的孩子”—— 西安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学子在陕开展系列公益行动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