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安徽理工大学三下乡:重走革命路,再寻燎原火

发布时间:2025-07-14 阅读: 一键复制网址
为传承革命信念,继承红色精神,安徽理工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红色基因·时代新声”综合调研团于2025年6月30日至7月2日在合肥市开展了一系列“寻找周围的红色精神”的实地调研活动,旨在重走前辈们的奋斗之路,传承烈士们的革命精神。

台阶旁的翠绿青松让这座位于喧闹城市中的陵园多出一抹庄严肃穆。来自安徽理工大学的调研团队怀着对烈士们的尊敬与感激,来到大蜀山烈士陵园。全体人员整齐列队于革命烈士们的墓碑前,肃立默哀,向这些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献出生命的革命先烈致以崇高的敬意。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字字铿锵,句句有力,在队长柴盛威的带领下,队员们面朝党旗,高举右拳,齐声跟读。誓言声回荡在耳边,在不断提醒着新时代党员应继承前辈遗志,传承革命信念,接过前人手中火炬,点燃中华 民族伟大复兴之梦。
祭奠仪式结束后,调研团来到了安徽革命烈士事迹陈列馆。建于1981年的事迹陈列馆中,收藏了前辈们奋斗的点点滴滴,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前夜到“党的创立和大革命时期”再到“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全民族抗日战争时期”“全国解放战争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这些收藏从不同角度生动展现了烈士们的英勇事迹和崇高精神。
参观结束后,各位成员还沉浸在烈士们的生平事迹中,沉浸在前辈们的无私奉献中。这不仅是一次活动,更是对参与者的一次心灵洗礼,更加坚定了新时代青年传承革命精神的信念。
次日,在队长的带领下,团队来到了合柴1972文创园寻找“隐藏的红色精神”。合柴1972是由合肥监狱、合肥柴油机厂等旧址改建而来。它记录了这座城市的岁月故事,展现了前辈们肯吃苦,敢拼搏的事迹,让老物件,旧遗址在前辈们的努力下焕发新生机。

这其中,体现了红色精神其实就在我们身边,它融入了书本,融入了城市发展,融入了日常生活。它潜移默化地改变了社会,改变了人们。文创园对历史的创新,活化,再利用便是红色精神推动社会前进的最好表现。
在未来,合柴1972依然会是红色精神的载体,让历史在创新中焕发活力,让红色精神进入生活中,吸引更多人关注历史,传承精神。
随后,调研团来到了合肥市肥西县的小井庄,这里作为包产到户的发源地之一,见证了农村改革的伟大开端,为中国新时代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

随着讲解员的介绍,思绪转回了1978年,天灾降临在江淮大地,民不聊生。村民们不甘于听天由命,在生产队的带领下,将土地划分到户。当生产资料与农民的利益紧密联系,农民们的干劲被完全激发。“大锅饭”时期的“一遍哨子不买账,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慢慢晃”的情景不再出现,次年,粮食便迎来了大丰收,解决了长期贫困的大问题。
小井庄的星星之火同样燎原,随着包工到户的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全面推行,中国农业与农村迈向了中国社会主义新征程。
这种敢为人先的革命精神同样是调研团此行所寻找的,而这种精神定将在新时代青年手中不断发扬光大,并传承下去。
革命先烈以热血铸就信仰基石,城市建设者用创新延续精神血脉,小井庄农民凭勇气开拓改革之路。而新时代青年也将把红色精神融进自身,把革命信念化为驱动力,这便是对“重走革命路”的最好体现。
(通讯员 韩毅)
 
作者:韩毅 来源:安徽理工大学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安徽理工大学三下乡:重走革命路,再寻燎原火
  • 温情辅导伴成长,安全知识护童心
  • 温情辅导伴成长,安全知识护童心
  • 7 月 6 日,巢湖学院 “智汇农业,数联乡村” 调研团深入岗岭社区,聚焦儿童成长需求开展实践活动。​
    成员化身 “小老师” 辅导
  • 07-14
  • 青衿筑梦岗岭,彩笔绘就成长
  • 青衿筑梦岗岭,彩笔绘就成长
  • 为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推动教育关爱与安全教育下沉基层,巢湖学院 “智汇农业,数联乡村” 调研团在岗岭社区开展系列特色活动。​
  • 07-14
  • 夏日札记——三下乡实践里的生长与回响
  • 智慧农业助力乡村振兴:蔬菜基地调研纪实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