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飞鸟民俗巷里的青春实践:烟育菏梦支教队协助传播乡村文化

发布时间:2025-07-11 阅读: 一键复制网址
        7月11日,烟台大学烟育菏梦支教队前往山东省聊城市东阿县鱼山镇,与山东师范大学支教孵化基地的师生共同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体验与公益宣传活动。队员们首先拜访了山东师范大学支教孵化基地,随后带领山师支教队的小朋友前往飞鸟民俗巷,协助东阿县文旅局拍摄宣传片,并组织孩子们体验石磨坊劳作,以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文化传播,展现当代大学生的责任与担当。 
拜访山师支教基地 共话乡村教育未来
        上午9时,烟台大学烟育菏梦支教队抵达山东师范大学支教孵化基地,与山师支教团队的师生进行了深入交流。该基地长期致力于乡村教育帮扶,为当地留守儿童提供课业辅导、兴趣培养等志愿服务。“山师的课程设计让我们很受启发,尤其是将传统文化融入日常教学的方式,值得借鉴。”烟台大学支教队员刘舒涵在交流中表示。双方还就暑期支教活动的课程安排、学生管理等问题展开讨论,并约定未来加强合作,共同探索更有效的乡村教育帮扶模式。 
图为支教队成员到达山东师范大学支教孵化基地。李健哲供图
助力文旅拍摄 展现东阿民俗之美 
       下午2时,支教队员们带领山师支教队的10余名小朋友前往飞鸟民俗巷,协助东阿县文旅局拍摄宣传片。飞鸟民俗巷是东阿县重点打造的文旅项目,青砖灰瓦、古朴雅致,处处体现着鲁西地区的民俗风情。 
         在拍摄现场,支教队员们分工协作,有的负责引导小朋友配合镜头,有的协助工作人员布置场景,还有的主动向非遗传承人请教,深入了解东阿的传统手工艺。小朋友们则在队员们的带领下,兴致勃勃地参与拍摄,现场气氛轻松愉快。 “这些大学生和孩子们的表现非常自然,为我们的宣传片增添了不少活力。”文旅局工作人员称赞道。 
图为烟育菏梦支教队带领小朋友前往飞鸟民俗巷。李健哲供图
石磨坊里体验传统 毛笔字中感悟文化
        拍摄结束后,支教队带领孩子们走进民俗巷的石磨坊,体验传统农耕生活。沉重的石磨、金黄的谷物,让孩子们既新奇又兴奋。在队员们的指导下,孩子们轮流推动石磨,观察谷物如何变成细腻的面粉。
图为支教队成员带领小朋友们体验石磨技术。李健哲供图
         随后,大家来到书画院,开展毛笔书法体验活动。支教队长韩增睿自幼学习书法,他耐心地为孩子们讲解握笔姿势和基本笔画。孩子们认真模仿,一笔一划地在宣纸上书写,虽然字迹稚嫩,但专注的神情让在场的所有人倍感欣慰。  “书法不仅是写字,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韩增睿说,“看到孩子们对传统文化这么感兴趣,我们也很开心。”
图为支教队队长示范书法。李健哲供图
青春助力乡村 行动践行担当
         此次活动中,烟台大学烟育菏梦支教队不仅与山师支教团队建立了深厚的友谊,还通过实际行动助力东阿文旅宣传,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场生动的传统文化体验。队长韩增睿表示:“支教不仅是传授知识,更是要帮助孩子们开阔视野,感受文化的魅力。今天的活动让我们更加坚定了服务乡村教育的信念。” 
图为支教队成员体验传统压水。李健哲供图
结束后,孩子们依依不舍地与支教队员们告别。这一天,他们不仅收获了快乐,更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中成长。而对于支教队员们来说,这是一次难忘的实践,也是青春在乡村振兴中最美的绽放。他们以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文化传播,展现了当代大学生的责任与担当。 
 
 

 
作者:马欣欣 来源:实地考察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飞鸟民俗巷里的青春实践:烟育菏梦支教队协助传播乡村文化
  • 暑期实践出征篇:建筑学院“星火筑梦·乡旅共荣”赴四川大邑社会实践纪实
  • 安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赴霍山开展“健康+红色+中医药”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
  • 贺州学院学子三下乡|青春绘彩平田村|艺术赋能助振兴
  • 启明星志愿服务队开展“三下乡”活动:艺术与营养课堂点亮童心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