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留住非遗记忆,传承文化薪火——四川轻化工大学经济学院薪露志愿队携手罗龙街道杉木村开展哈号传承人培训非遗志愿活动

发布时间:2025-06-09 阅读: 一键复制网址
为守护非遗文化根脉、延续千年艺术薪火,2025年6月8日上午,四川轻化工大学经济学院薪露志愿队与宜宾罗龙街道杉木村携手,在当地成功举办“留住非遗记忆,传承文化薪火——哈号传承人专项培训”主题志愿活动。活动以深化文化认同、强化保护意识为核心目标,特别聚焦青少年群体,通过沉浸式体验让小朋友与大学生群体深刻感知这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瑰宝的独特魅力,全面唤醒非遗保护的社会责任感。
 
活动过程中郭道明先生通过生动详实的讲解与展示,系统普及南溪哈号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艺术特色及其在民族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使培训人员深刻理解哈号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瑰宝的独特价值,唤醒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与传承责任感。
 
在核心教学环节,郭道明先生通过“理论示范+实践指导+展演互动”的三段式教学模式,带领参与者深度接触哈号技艺。他手持传统哈号现场吹奏川南古曲,苍凉悠远的乐声还原了非遗艺术的本真魅力;随后指导小朋友们体验基础吹奏技法,从持号姿势到气息控制进行手把手教学。通过郭道明先生的亲身示范、互动体验和精湛技艺展演,让小朋友们近距离感受哈号古老而独特的魅力,也在大学生心中种下深入探究的种子,为这项技艺培育潜在的学习者和未来传承人。
 
本次活动通过小朋友的亲身体验分享和大学生后续的传播实践,有效提升了南溪哈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认知度和影响力,促进了其在当代生活中的融入。同时,活动也为传承人郭道明先生搭建了直接面向年轻一代的高效传播与互动平台。展望未来,薪露志愿队将以此次活动为起点,持续推进哈号传承保护工作:一是系统整理哈号的历史文献与音像资料,构建完整的学术研究档案;二是计划开发“哈号文化研学课程”,将技艺体验、历史科普与艺术创想融入青少年教育体系,打造“乡村实践+校园课堂”的双向传承模式。

 
作者:谢思玉 刘洑瑞 来源:四川轻化工大学经济学院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中北大学24070142班团日活动<“艺”起绘就现代化:青春宣讲担使(下)>
  • 中北大学24070142班团日活动<光影铸盾显担当,青春聚力护平安>
  • 中北大学24070142班团日活动<创意手作启新(上)>
  • 中北大学24070142班团日活动<中北谍影:智破危机>
  • 中北大学24070142班团日活动<反诈宣传讲座>
  • 中北大学24070142班团日活动<除尘拭迹护古建,青春志愿传新声>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