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运会碎碎念
经过了三天的时间,终于补回了我的最后一张奖状。这是我在校园田径场上的谢幕之战,是一场与风的较量。这一次我收获了三年来最佳成绩,结识到一些志同道合的优秀运动员,更让我在超越自我的过程中,完成了一次珍贵的成长蜕变,是一节真正读懂竞技意义的成长课。
早在前期的选拔阶段,我和学生会的同学闹了不少矛盾,在此我正式公开道歉。起初就对于学生会战略部署存在很多不满,甚至不惜用年级和拒绝参赛来威胁他们调整,全然不顾学生会同学统筹的艰辛,为此闹的非常不愉快。后来我又出了要去祭祖祈福之类的奇怪行为,给学生会同学造成了不少的麻烦,让矛盾更加雪上加霜,如今想来仍觉愧疚。直到决赛那天,当我在400米赛道力竭踉跄时,是曾经争执过的文体部长在场边嘶吼着“加油!稳住节奏!”;冲过终点后,有递来矿泉水和巧克力志愿者和发来贺电的学弟学妹;奖状离奇失踪后,也是他们为了帮我找回四处询问。我才发现我错了,这么多年来,成长经历让我以独立自主为荣,眼里只有靠自己单体胜利,也一直以为只有有了强大的单体实力才能有话语权。但当我走投无路,束手无策的时候,我才意识到,最珍贵的是伙伴,我和他们并不是对立的,而是彼此托底的港湾。在此我再次感谢所有学生会的同学!好在最终也是为学院赚得31分,也算是对得起当时夸下的海口了。
当我800米比赛检录闲谈时,得知对手是1000米跑出2分51秒的强者,我的心瞬间悬起来,反复问自己我真的能赢吗?伴随着发令枪响,我在慌乱中全力冲刺,把先前制定的战术抛至九霄云外,第一圈1分01秒的疯狂冲刺换来第二圈的力竭,双腿像灌了铅般沉重,好在最终险胜以2.16的成绩小组第一冲过终点,当我得知最终获得总分第三时,和第二差0.25秒时,我终于意识到我又一次太过于在意对手反而影响了自己发挥,如果能按照自己的战术与节奏,是必然能第二的,甚至有望破纪录。这次经历让我明白,真正的对手从来都是自己,无论何时,都要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努力是不会白费的。
调整心态后,我迎来了下午的4×400米接力赛。这次我们出动了学院的最强阵容,四个人无论是单体作战还是相互间配合都没有破绽。我吸取上午的教训,用轻松的玩笑缓解队友们的紧张情绪。这场比赛我作为第三棒选手,当接力棒稳稳落入掌心,我咬紧牙关,奋力摆动双臂,以最擅长的极速步频向终点冲刺。从起初的落后二十米拉回到落后十米,并将全部希望交给最后一棒,当最后一棒实现反超并冲过终点的那一刻,我们相拥而泣,我们是第一!“我们”的分量在此刻具象化。
次日的400米赛道,是对速度与爆发力的终极考验。经历前日的高强度比赛,我的双腿早已乳酸堆积,连简单的拉伸都难以完成。但发令枪响的瞬间,必胜的信念驱散了所有不适,像离弦的箭矢般冲向终点。这一次,我没再害怕强大的对手,而是选择相信自己,最终以极致的步频拉出超长无人区,突破自身记录两秒,以绝对的姿态拿下小组第一,总分第二。
赛场上的每一滴汗水,都承载着我对田径的热爱;每一次拼搏,都希望能为大家带来惊喜。唯一遗憾的是,当欢呼声渐渐平息,一丝怅惘涌上心头。前两年比赛时,有人一起参加训练,有熟悉的手将我扶起,有人递来毛巾,也有人询问我状态,如今却只剩陌生的祝贺,似乎大家更在乎的是成绩。即使获得了成就,也似乎无人能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没有人知道我是谁,“人文”成了我的代名词,不免有些孤独感和失落感。或许成长本就是不断相遇与告别的旅程,就像赛道上不断更迭的对手与队友。但那些并肩作战的时光,那些从误解到和解的瞬间,会成为心底最珍贵的回忆。无论如何,还是要感谢同学们的加油呐喊,感谢队友们的信任支持。校运会对我来说是最后一战,但这绝不是不是终点,而是全新的起点。真正的巅峰,永远在下一个弯道之后;而最动人的风景,永远藏在与伙伴同行的路上。
作者:沈可成 来源:多彩大学生网
扫一扫 分享悦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