雏凤新声:在大学的春天里拔节生长
一、晨课钟声里的微观宇宙
清晨七点的闹钟响时,我正梦见自己在莫比乌斯环上骑行。抱着《高等代数》往教学楼赶,露水在草叶上凝成微型棱镜,把朝阳碎成七彩光斑,像撒了一路的标点符号,等待给清晨的校园句子断句。
阶梯教室的前排总坐着位戴毛线帽的女生,她的笔记本边缘画满了几何图形与猫咪的奇妙组合。当老师用粉笔敲着黑板讲解矩阵时,阳光穿过她的发梢,在我笔记本上投下一片晃动的“星群”。有次她见我盯着那些影子发呆,便撕下一张便签画了个克莱因瓶:“数学和艺术一样,都是人类试图触摸无限的方式。”便签角落的小猫正抱着莫比乌斯环打滚,让抽象的概念突然有了毛茸茸的温度。
最迷人的是化学实验课。当硫酸铜晶体在蒸发皿里慢慢析出,像蓝色的星星在透明的宇宙里诞生;当酚酞试液滴入碱液的瞬间,试管里腾起的粉红色云雾,比任何梦境都瑰丽。有次我不小心把氯化钠撒在实验台上,阳光斜射进来时,那些细小的晶体突然变成了银河——原来最平凡的物质,在特定的光线下,都能成为奇迹的注脚。
二、社团抽屉里的平行世界
(一)辩论队的思维击剑
加入辩论队是在一场暴雨后的傍晚。路过公告栏时,一张“舌战群儒,等你来战”的海报还滴着水,像张刚从海底捞出的藏宝图。我鬼使神差地撕下报名条,从此每周三晚都泡在活动室,和队友为“人工智能是否该拥有情感”争得面红耳赤。
决赛那天,当我站在舞台中央反驳对方论点时,突然看见台下有个男生眼里闪着光——后来他成为我们队的新成员,说:“你讲‘人类情感是灵魂的褶皱’时,我感觉有束光打进了脑子里。”散场后,我们围坐在台阶上吃夜宵,路灯把每个人的影子拉得老长,像一群刚刚经历了思维马拉松的战士。队长突然说:“辩论的意义不是说服别人,而是学会在不同的宇宙里仰望同一片星空。”
(二)汉服社的时空褶皱
霜降那天,汉服社组织了一场“宋制雅集”。我穿着交领右衽的长衫,跟着学长学投壶。当箭矢“扑通”落入壶中时,周围响起细碎的掌声,恍惚间与千年前的文人雅士产生了奇妙的共振。有个穿明制马面裙的学姐教我行万福礼,裙裾扫过满地银杏时,金黄的叶子纷纷扬扬落进她的袖口,像把整个秋天都藏进了衣袖。
傍晚时分,我们穿着汉服走在校园里。路过篮球场时,正在打球的男生们突然吹起口哨:“大侠,来比一场?”于是有位穿飞鱼服的学弟真的下场投了个三分球,绣着蟒纹的衣摆随动作扬起,与运动鞋在地面摩擦的声响形成奇妙的交响。那一刻,传统与现代在夕阳下温柔相撞,开出一朵跨越时空的花。
三、深夜走廊的声波共振
(一)方言版的月光曲
寝室的深夜电台总在熄灯后开播。山东室友用快板腔调讲《水浒传》,四川妹子用川剧念白读《红楼梦》,我试着用家乡话背《再别康桥》,却把“河畔的金柳”念成了“河坝的金柳”,惹得全寝室笑到床板发颤。
平安夜那晚,我们在走廊支起投影看老电影。当《罗马假日》的主题曲响起时,隔壁寝室的小提琴手突然加入,悠扬的琴声与奥黛丽·赫本的笑容在月光里流淌。不知谁起了头,大家开始用各自的方言唱《友谊地久天长》,湖南话、闽南语、东北腔混在一起,像碗热气腾腾的百家粥,暖得人眼眶发酸。
(二)晾衣绳上的哲学课
某个周末午后,我蹲在阳台收衣服,听见楼上的学姐们在聊天。“你说,我们为什么要拼命卷实习?”“大概是想在这个不确定的世界里,给自己织件铠甲吧。”晾衣绳上的白衬衫被风吹得鼓起,像一张张待写的纸。
我突然想起昨晚在图书馆,看见一位保洁阿姨坐在后排偷偷看书。她的笔记本上写着:“今天学会了‘量子纠缠’,原来两个粒子不管多远都能相互影响,就像我和千里之外的女儿。”阳光穿过晾衣绳的间隙,在她的字迹上织出金色的格子,让平凡的生活突然有了哲学的诗意。
四、写给未来的显微标本
此刻我坐在教学楼的旋转楼梯上,看阳光在扶手上流淌成金色的河。手机里存着刚拍的照片:实验室里发芽的豌豆苗、辩论队赢下比赛时抛起的队服、汉服社学姐教我簪花的瞬间——这些碎片般的光影,正在拼贴成我独一无二的大一时光。
有人说,大学是人生的实验室,允许我们用四年时间做各种关于未来的假设。而我觉得,它更像片肥沃的土壤,让每个灵魂都能找到自己的生长方式:有人像向日葵,永远朝着知识的太阳;有人像苔藓,在角落里默默编织自己的宇宙;有人像蒲公英,在各种尝试中寻找风的方向。
风又起了,吹得楼梯间的窗棂轻响。我摸出书包里的笔记本,写下新的待办事项:“下周去听天文学讲座”“给话剧社的树先生写封信”“学会用烤箱烤戚风蛋糕”。这些看似无关的小事,正像细胞分裂般,让我一点点成为更完整的自己。
低头看手机相册,发现最近拍的照片里,天空占了越来越大的比例:清晨的朝霞像打翻的颜料罐,正午的云絮似棉花糖,傍晚的暮色如融化的焦糖。原来当我们不再低头赶路,抬头便能看见整个宇宙都在为青春护航——那些在课堂上迸发的灵感,在社团里收获的感动,在寝室夜谈时交换的梦想,都在帮我们长出飞向星空的翅膀。
我知道,在这片充满可能的土地上,每个今天都在为未来埋下惊喜的种子。就像此刻落在我肩头的樱花,终会在某个春天,绽放成照亮前路的星河。
作者:蒋其媛、吴娅宁 来源:多彩大学生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泰州学院:与我初遇的星辰大海
- 以大一新生的灵动视角,将泰州学院八十余载校史化作可触摸的时光诗篇。字里行间流淌着对"敦尚行实"校训的鲜活诠释,既展现学校扎根历史
- 05-09
- 大零号湾大学生艺术季激扬青春力量
- 浦江潮涌处,创新正当时。“我与我们·青春交响”大零号湾大学生艺术季正如火如荼地开展,作为上海南部科创中心核心区的年度文化盛事
- 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