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初现时,图书馆前已排起了长队。学生们捧着厚重的书本,有的打着哈欠,有的低声交谈,眼睛却都盯着那扇尚未开启的玻璃门。门一开,人群便如潮水般涌入,各自奔向心仪的座位。不过十分钟,偌大的图书馆便座无虚席,只剩下翻书声与键盘敲击声在空气中轻轻回荡。
我常坐在靠窗的位置,看阳光透过梧桐树叶,在书页上投下斑驳的影子。偶尔抬头,能看见对面教学楼里穿梭的人影。教授们抱着讲义匆匆走过,学生们三三两两,有的谈笑风生,有的低头疾行。校园广播每到整点便准时响起,播报着各种讲座通知和失物招领,声音穿过林荫道,消散在初秋的风里。
食堂永远是热闹的。中午时分,各个窗口前都排起长龙。学生们端着餐盘,在拥挤的餐桌间寻找空隙。谈话声、碗筷碰撞声、广播里的音乐声混杂在一起,形成一种独特的校园交响曲。角落里,几个学生围坐一桌,热烈地讨论着什么,时而拍案而起,时而哄堂大笑。隔壁桌的情侣则安静地吃着饭,偶尔相视一笑。
下午的高数课上,老师慢条斯理地讲着公式。阳光斜斜地照进教室,落在前排学生的笔记本上。有人认真记录,有人昏昏欲睡,还有人在偷偷刷手机。窗外不时传来篮球场上欢呼声,引得几个学生频频回头。老师也不恼,只是轻轻敲了敲黑板,说:"注意力集中些,这一段很重要。"
傍晚的操场上总是充满活力。跑步的学生戴着耳机,一圈又一圈;足球场上传来阵阵呐喊;篮球架下,几个男生在比拼三分球;跑道边上,女生们三三两两地散步聊天。夕阳将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汗水在余晖中闪闪发亮。
夜幕降临后,教学楼依然灯火通明。自习室里坐满了人,偶尔有人起身去接水,脚步声在安静的走廊里格外清晰。十点过后,学生们陆续离开,抱着书本融入夜色中。宿舍楼里渐渐热闹起来,笑声、歌声、游戏声此起彼伏,直到熄灯时分才慢慢平息。
这就是校园里普通的一天,平淡却充实,忙碌而有序。在这里,青春以最朴素的方式流淌,知识以最寻常的姿态传递。多年后回忆起来,或许记不清某节课的内容,但一定会记得阳光透过梧桐叶落在课本上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