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研学感悟:求知奋进,悟韵悠长

发布时间:2025-02-16 阅读: 一键复制网址

《芬兰教育学短期境外研学感悟》
 
在 2024 年的这个夏天,我有幸参加了为期 21 天的芬兰短期境外研学项目,深入探讨芬兰教育理论。这次宝贵的经历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在教育领域前行的道路,不仅让我对芬兰教育有了深刻的理解,还与之前所学的“Building a Collaborative Classroom”课程相互映照,使我对教育有了更为全面和深入的感悟。
 
一、学习感悟
 
(一)芬兰教育的特色与魅力
 
1. 以人为本,关注个体
芬兰教育最令人瞩目的便是其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在当地学校的参观中,我清晰地看到无论是课程的精心设置、教学方法的巧妙运用,还是评估方式的科学规划,无一不是围绕着学生的兴趣、能力和发展阶段展开。教师们用心去发掘每个学生的独特潜力,给予他们个性化的支持与引导,坚决摒弃将学生简单分类和比较的做法。这让我深刻认识到教育的真谛并非制造千篇一律的“标准件”,而是呵护和培育每个学生的独特个性与创造力。
2. 信任尊重,营造积极氛围
芬兰教育环境中弥漫着信任与尊重的气息。教师相信学生具备自主学习和自我管理的能力,学生则尊重教师和同学。课堂上,学生们能够毫无顾虑地表达个人观点和想法,不必担忧批评或嘲笑。学校和家长对教师充分信任,赋予他们足够的创新空间。这种积极向上、充满活力的氛围,为学生创造了轻松愉快的学习条件,促使他们茁壮成长。这也让我反思如何在我们的教育场景中,构建起师生之间、家校之间更为深厚的信任与尊重,为学生打造更为宽松和有利的学习环境。
3. 公平包容,保障教育机会均等
芬兰以其公平与包容的教育体系而闻名。无论学生的家庭背景、社会阶层或地理位置如何,都能平等地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学校之间的差距微乎其微,政府通过合理的资源调配和有力的政策扶持,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拥有接受良好教育的平等机会。这使我深切体会到教育公平的极端重要性,也激发我思考如何在我们的教育实践中,为每一位学生提供公平的教育机遇,缩小教育差距。
4. 教师素养,推动教育质量提升
芬兰的教师不仅拥有扎实的学科知识,还具备出色的教育教学和研究能力,其专业素养和社会地位令人称赞。教师选拔的严格标准确保了只有精英人才能够投身教育行业。同时,政府和学校为教师提供丰富的培训和进修机会,激励他们不断提升专业水平。这让我清楚地认识到,教师的专业素养对于教育质量的提升起着关键作用。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决心不断学习、进取,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为学生提供更优质、更贴心的教育服务。
 
(二)“Building a Collaborative Classroom”课程的启示
 
在“Building a Collaborative Classroom”课程中,我同样收获颇丰。
 
课程里介绍的各种创建协作式课堂的教学方法新颖独特,比如内外圈(Inside outside circles)、快速约会(Speed dating)、热点座位(Hot seat)等,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让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以快速约会为例,学生通过与多位同学的短暂交流,不仅提升了语言表达能力,还增进了彼此的了解与友谊,一举打破了传统课堂的沉闷。
 
而思考 - 结对 - 分享(Think - pair - share)、拼图(Jigsaw)、苏格拉底研讨会(Socratic seminar)等方法,更是让我看到了在自己课堂上应用的广阔前景。思考 - 结对 - 分享能够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能力;拼图让学生通过分工合作完成任务,增强团队精神和责任感;苏格拉底研讨会基于材料展开讨论,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深入分析问题的能力。
 
学习这门课程时,我有一个重要的“AHA 时刻”,那就是深刻领悟到创建一个安全且尊重的学习环境对于协作式课堂的关键意义。作为教师,不仅要关注教学内容与方法,更要精心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同时,我也对某些教学方法在实际运用中的效果持有一定的疑虑。比如热点座位活动中,如何保证学生准确理解角色并进行深入表演,同时不偏离教学目标,这需要教师提前做大量的指导和准备工作。而且对于性格内向的学生,部分需要积极参与和表达的教学方法可能会带来较大压力,如何照顾好他们的需求是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
 
通过这门课程,我深入理解了创建协作式课堂的重要性和基本原理,掌握了多种教学方法与策略,明白了营造良好学习环境的重要性,学会了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需求选择合适的方法,并在实践中不断调整改进。更重要的是,我清晰地认识到教师在协作式课堂中的角色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引导者和促进者,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合作学习,全面培养他们的各种能力。
 
二、自我评估
 
这次芬兰教育学短期境外研学项目以及“Building a Collaborative Classroom”课程的学习,促使我对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进行了全面而深刻的反思与评估。
 
1. 教育理念
参加此次研学项目之前,我虽强调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全面发展,但在实际教学中,仍不免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过于看重知识传授和考试成绩。与芬兰的教育专家和教师交流后,我清晰地认识到这种理念的局限性。未来,我将坚定不移地践行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真正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尊重他们的个性与兴趣,为他们量身定制更具个性化的教育服务。
2. 教学方法
在教学方法上,我深知自己需要更大胆地尝试和创新。芬兰的现象式教学法、项目式学习以及课程中提到的多种协作式教学方法为我提供了丰富的借鉴。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勇敢地打破学科界限,整合各类教学资源,设计更具挑战性和趣味性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海洋。同时,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掌握知识,更能全面提升综合素养。
3. 教育评价
在教育评价方面,我意识到必须摒弃过度依赖考试成绩的单一评价模式,构建更加多元化的评价体系。芬兰的教育评价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的同时,也重视学习过程、学习态度和社会参与等多维度。在未来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对学生的过程性评价,综合运用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小组合作、项目成果等多种评价方式,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和发展潜力。
4. 自身专业素养
这次研学经历让我深刻认识到自身专业素养的不足。与芬兰的优秀教师相比,我在教育教学理论、研究能力和跨学科知识等方面存在明显差距。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加大学习力度,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养。积极参与各类培训和进修活动,广泛阅读教育教学领域的前沿研究成果,与同行深入交流分享,持续更新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
5. 教育情怀
在芬兰的教育环境中,教师们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与执着深深打动了我。他们视教育不仅为一份职业,更是一份神圣的使命和责任。这种教育情怀如同一股强大的力量,坚定了我从事教育事业的决心。在未来的工作中,无论遭遇多大的困难与挑战,我都将坚守教育情怀,用心关爱每一位学生,用爱滋养每一颗心灵。
 
三、总结与展望
 
21 天的芬兰教育学短期境外研学项目如白驹过隙,但它所带来的影响却深远而持久。这次经历让我看到了教育的多样可能,也为我的教育工作指明了更为清晰的目标和方向。在未来的教育生涯中,我将把在芬兰所学的先进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与我国的教育实际紧密结合,不断探索创新,为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
 
我坚信,只要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能持之以恒地学习与进步,用心去教育每一个学生,我们必将共同缔造更为美好的教育未来。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充满爱与关怀的教育环境中茁壮成长,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高度社会责任感的新一代。
作者:陈高洋 来源:多彩大学生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