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齐白石《群虾图》的艺术特色分析

发布时间:2025-02-05 阅读: 一键复制网址
齐自石将中国画的精神与时代精神统一得完美无瑕,使中国画得到了世界的重视。他对花鸟中鱼、山水、人物样样精通,在现代的中国绘画史上创造了一个质朴清新的艺术世界,他以经典的笔墨意趣传达着中国画的现代艺术精神,他深深得益于传统而又善于出新,由此他的画能够直接撼动人心并向我们传达着生命的智慧和生活的哲理。
他的山水画表达他对自己艺术创新的自信与深刻体悟,他的人物画长于传神达情,他以简约大方、雄健浑厚的笔意融入其作品,使其做到尽善尽美,当今为世人所称道的是还他的写意花鸟,尤其以虾著称。
《群虾图》是齐白石的代表作,此作品生动地表现出了虾的透明质感。画面中的六只虾,用淡墨掷笔,绘成躯体,浸润之色,更显虾体晶莹剔透之感。以浓墨竖点为睛,横写为脑,落墨成金,笔笔传神,显示了画家高妙的书法功那浓墨点出的双眼似在活动,虾须、虾足和虾钳错落有致,让人丝毫不感凌乱,用笔柔中有刚,极富神韵。齐白石一生特别擅作花鸟虫鱼,其中最喜欢也最拿手的是画虾,为了画得逼真,他曾亲自养虾放于案头,时常观察虾的各种姿态。他的画经过再三对照,反复修改,一直到自己满意为止。
齐白石老人曾对李苦禅说:“我画的虾是经过多次变化才得其神似的。最初只是临摹略似,后来加入写生。”他“写生半生”才画得逼真了,最后才以浓淡、深浅的笔墨画出其内在气质。前人画虾,我也画虾,如何画出个人面目呢?我是从变形入手的。我画的虾是河虾、对虾相结合的形象。河虾活泼但失之单薄。对虾丰满、但失之灵敏。两者结合便可取长补短。老人说:“一种形象的锤炼还要靠观察和细心。过去我贴着虾头点睛。但后来观察到,虾在警觉中双目便横向两侧,我又改变了点眼法,使虾增添了神彩。
齐白石画虾的历程齐白石曾说:“余之画虾已经数变,初只略似,一变逼真,再变色分深浅,几十年方得其神。”他画虾的历程我们大致可以将其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摹古阶段;第二阶段是写生阶段;第三阶段是创造阶段,这时齐白石完成了一个创造过程,使之形神兼备。
艺术求索是永无止境的七十岁以后白石老人所画的虾已开始超前人:精确的体态,富于弹力的透明体,在水中浮游的动势,创造了一种艺术造形中讲求的“形、质、动”三要素都近乎完美的境界。齐白石这种对艺术的这种不断探索勇于创新的实践精神是值得我们深思与学习的。
在中国画论中,有许多关于“形似”与“神似”、“似”与“不似”的评论,齐白石把“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作为重要的创作原则。中国的绘画,力求用笔刚柔相济、虚实相生、顿挫有致,用墨干湿浓淡变化无穷。然而,这种丰富的笔墨趣味并不是艺术家的目的,其本质是运用特殊的工具材料表现个人情感与本民族特定的社会环境相融合。齐白石提出作画贵在“似与不似之间”。
 
作者:多彩大学生网 来源:多彩大学生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参与泰州市海陵区检察院发布会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