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之我见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指出,中国共产党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好,主要原因在于马克思主义行,尤其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我国百年来的斗争发展经验,以及取得的重大理论成果,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进行了有效验证。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不仅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增添了更加丰富的理论内涵,而且为中国未来发展奠定理论根基,提供方法论指导。以下是我个人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一些见解。
一、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是解决中国现实问题的需要
马克思曾指出:“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作为一般性理论,马克思主义不可能无条件地满足各国的实际需要,它能提供的是一般性原则和方法。马克思主义要迸发出最大的理论张力,就需要与各国具体实际有机结合起来。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各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不仅有助于指导各国的实践,也有助于理论本身的发展。在我国的发展实践中,不能教条地套用马克思主义,要兼顾共性与个性,实事求是、与时俱进,针对现实存在的具体问题,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所提供的方法,进行分析和解决。在不断与我国发展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结出新的理论果实,实现了在我国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取得了重大突破性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改善,社会变得更加和谐稳定。中国共产党人继承了毛泽东思想,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开拓创新,将已有的思想理论与当下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既解决了发展中遇到的各种难题,又促进了理论的进一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是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在这一科学理论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既解决了发展过程中面临的许多关键性问题,又坚定了继续前进的信心。这两次历史性飞跃,改变了国家命运,也使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更加丰富。
二、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保持先进性的重要保证
先进的理论孕育先进的政党。近代以来,在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奋斗中,中国共产党脱颖而出,勇于承担使命,带领中国人民取得斗争胜利。究其原因,在于它始终高举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旗帜,正是在这个理论旗帜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才能日益发展壮大,才能把全党全民族团结起来,朝着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勇前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只有实现中国化时代化,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理论指导实践的作用。马克思曾说,理论一经掌握群众,就能转化为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彻底的科学理论,而这种彻底性使人们可以深入地理解理论内涵,并将其作为指导行动的指南。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是在我国发展实践过程中产生的科学理论,也是指导未来发展极为重要的理论根基。政治和党性上的坚定,离不开理论的坚定。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鲜明的政治品格和强大政治优势。”中国共产党要实现长期执政的目标,就需要不断加强自身的先进性建设。思想作为行动的先导,更应该保持先进性,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作为新时代的指导思想,既是对百年发展经验的科学总结,也是继往开来、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而提高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和执政地位的重要思想保障。
三、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顺应历史发展趋势
科学的理论反映科学的规律。马克思主义理论是通过唯物辩证地分析自然、社会和思维领域的问题而形成的具有强大普适性和跨域性的科学理论。近代以来,为寻求救国道路,地主阶级、农民阶级、资产阶级做出不同尝试,但均以失败而告终。历史证明只有马克思主义指引的社会主义道路才是改变中国、拯救民族的唯一正确道路,它顺应了历史发展趋势。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得到确定,通过改革开放,中国释放出巨大发展潜力。马克思主义不仅被验证为科学理论,而且在中国大地上结出了新的理论果实。中华民族经历了许多艰难险阻,面临多次重大历史抉择,正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创造了开天辟地、改天换地、翻天覆地和惊天动地的伟大历史成就。科学的理论锻造强大的政党,强大的政党推动科学理论的发展。百年来,中国共产党由小变大,由弱变强,一次次将不可能转变为可能,既创造了以弱胜强的革命斗争奇迹,又不断抓住机遇,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方面取得了重大成果。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始终牢记初心使命,注重党的自身建设,领导人民如期完成不同阶段的发展任务和目标。革命和建设实践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是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党,是得到人民群众支持拥护的、有理想、有担当、有能力的大党,是一个能够带领中国人民在发展实践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优秀政党。作为一种科学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提供行之有效的方法论,为人类的发展指明前进方向。同时,这一理论体系引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这块土地上,不断取得一个又一个阶段性胜利,不断推进中国发展迈向新征程。
四、续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行,就在于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并用以指导实践。”新的征程上,我们要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续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强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我们党的灵魂和旗帜。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我们都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能有丝毫动摇。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在当代中国,坚持和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真正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深刻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不断坚定做到“两个维护”的高度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胸怀“两个大局”,牢记“国之大者”,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生动彰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真理力量和实践力量。
伟大的实践离不开伟大的理论。百年来的发展实践启示我们,必须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我国实际相结合,通过增添理论内容、充实理论内涵,进而激发理论魅力。作为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最新成果,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饱含人民集体智慧,是我们在新阶段开启新征程的理论指南。时代潮流和国际形势使我们处于百年未遇的变革关键期,未来的发展任务重、风险挑战多。因此,我们需要高度重视理论的研究与探索,不断攻坚克难,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向纵深推进。
实践无止境,理论创新也无止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必将随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深入推进而不断丰富发展。当代中国正在经历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矛盾风险挑战之多、治国理政考验之大都前所未有,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刻变化前所未有,面临着许多亟待回答的理论和实践课题。我们要准确把握时代大势,勇于站在人类发展前沿,聆听人民心声,回应现实需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守正创新,更好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去射新时代中国之“的”,及时科学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推进马克思主义创新发展,让马克思主义展现出更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指引党和国家事业再创新的奇迹、取得更大胜利。
作者:廖屿 来源:多彩大学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