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期末风暴中的情绪潮汐: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切片

发布时间:2025-05-25 阅读: 一键复制网址
         临近期末,校园里蒸腾着复杂的情绪雾气。图书馆通宵区的白炽灯下,有人机械地翻着笔记,瞳孔却涣散无光;宿舍群里突然弹出的“求复习资料”消息,总能引发一阵焦虑的附和;食堂角落的背书声此起彼伏,与餐盘碰撞声交织成荒诞的期末交响曲。这场知识与时间的赛跑,正在每个大学生的内心掀起不同的风暴。
 一、时间漩涡里的失控感
        当手机日历突然跳转到考试周倒计时,精心制定的复习计划在现实面前不堪一击。那些曾以为“还有时间”的知识点,此刻如潮水般涌来。在某社交平台的期末话题下,有人自嘲:“复习进度条永远卡在第一章,而考试日期已经加载到100%。”这种时间的失控感,催生出焦虑的连锁反应——有人深夜在操场狂奔释放压力,有人对着满屏笔记突然情绪崩溃,还有人陷入“摆烂—自责—继续摆烂”的恶性循环。
 二、多重身份的撕扯困境
         当代大学生的期末战场早已超越单纯的知识较量。社团评优的截止日期、实习转正的关键考核、考研与就业的人生抉择,如同缠绕在复习计划上的藤蔓,不断分散精力。一位新闻系学生坦言:“白天跑选题做采访,晚上熬夜背传播学理论,感觉自己像被拉扯的橡皮筋,随时会断掉。”这种身份与责任的多重撕扯,让期末焦虑从学业延伸到对未来的迷茫。
 三、集体情绪的共振效应
         期末季的校园如同情绪放大器,他人的学习进度、朋友圈的“内卷”动态,都会加剧个体的不安。在自习室,有人看到邻座奋笔疾书,立刻怀疑自己复习效率低下;宿舍里,室友提前完成复习的消息,能瞬间打破原有的心理平衡。这种群体性焦虑如同无形的网,将每个参与者裹挟其中,甚至衍生出“假装学习”的心理防御机制——即便效率低下,也要让自己看起来足够努力。
 四、隐秘角落的自我对话
         在焦虑的表象下,许多人正在经历深刻的自我审视。有人意识到平日里“划水”的代价,开始反思学习态度;有人在高强度复习中发现知识的魅力,重拾对专业的热爱;也有人在崩溃与自愈的循环中,学会与不完美的自己和解。一位哲学系学生写道:“期末不仅是考试,更是照见自己的镜子——那些拖延、逃避与挣扎,都在提醒我成长的空间。”
         当考试铃声最终响起,这场关于知识、时间与自我的战役暂告段落。或许每个经历期末风暴的大学生都明白,真正的收获不仅是成绩单上的数字,更是在焦虑与挣扎中,逐渐学会与压力共处、与自我对话的生存智慧。
作者:刘馨 邵冰沁 来源:身边事例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贵阳幼高专第十三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启动
  • 大学生交际压力的心理迷宫
  • 当代大学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交际压力,这种压力既来自现实社交的复杂性,也来自虚拟社交的持续性要求。本文探讨了大学生交际压力的多重
  • 04-29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