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与情绪和解:大学生情绪管理的实用指南

    发布时间:2025-08-08 阅读:
    来源:安徽中医药大学吴锦涛
    凌晨三点,中文系女生陈雪的朋友圈更新了动态:“又在 emo 中浪费了一天”。屏幕那端,她盯着写了半页的论文发呆,焦虑像藤蔓般缠绕心脏。这种被情绪裹挟的状态,在大学生群体中并不鲜见 —— 学业压力、人际关系、未来迷茫,都可能成为情绪失控的导火索。​
    情绪本身并无好坏之分,愤怒提醒我们边界被侵犯,焦虑警示潜在风险,悲伤帮助我们释放压力。心理学中的 “情绪 ABC 理论” 指出,引发情绪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对事件的解读。同样是挂科,有人视为 “能力不足” 而陷入自我否定,有人看作 “查漏补缺” 的机会而积极补救,不同认知造就截然不同的情绪体验。​
    建立情绪觉察是管理的起点。推荐大学生使用 “情绪日记” 记录法:每天花十分钟写下触发情绪的事件、身体感受和想法。临床医学专业的赵宇坚持记录三个月后发现,自己的焦虑常在 deadline 前一周爆发,于是提前调整学习计划,焦虑值显著下降。身体扫描冥想也是有效的工具,通过关注呼吸和身体部位的感觉,能快速从情绪漩涡中抽离。​
    给情绪找个出口至关重要。艺术表达是安全的宣泄渠道,美术生小林用色彩涂鸦释放压力,音乐爱好者组建 “情绪树洞” 乐队,将烦恼谱写成歌曲。运动更是天然的情绪调节器,研究表明跑步 20 分钟能促进大脑分泌内啡肽,相当于服用 “天然抗抑郁药”。某高校开设的 “拳击减压课” 场场爆满,学生们在挥拳中释放积累的负面情绪。​
    构建支持系统是长效良方。当法律系的周航陷入失恋低谷时,室友们没有说教,而是默默陪他在操场散步,听他反复诉说委屈。这种 “陪伴式支持” 比 “你要坚强” 的道理更有力量。学校心理中心的团体辅导小组也是重要资源,在这里,你会发现 “我不是一个人在挣扎”,同伴的共鸣本身就是治愈的开始。​
    情绪管理不是消灭情绪,而是学会与它共处。就像天气有晴有雨,情绪也有高低起伏。大学生需要理解,偶尔的低落迷茫都是成长的正常轨迹,重要的是掌握调节方法,让情绪成为成长的助力而非阻力,在与自我的温柔对话中,收获更强大的内心力量。
大学生心理推荐
  • 破茧·向阳—大学生心理成长之途
  • 本文聚焦大学生心理成长,围绕初入大学时的身份转变与迷茫、如影随形的学业压力、微妙复杂的社交关系,以及自我探索中的方向探寻
  • 2025-08-03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
    多彩大学生网公众号
    微信扫码关注多彩大学生公众号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