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安徽学子三下乡:怀缅遇难同胞,激励吾辈自强

发布时间:2023-08-03 关注: 一键复制网址
为铭记历史,缅怀遇难同胞,激励吾辈自强。2023年6月28日,安徽工业大学赴南京红色教育基地实践小组前往江苏省南京市参观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开展红色教育实践。
在侵华日军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入口,不少参观者在排队等候入馆。人们的神色严肃而庄重,仿佛能感受到他们对历史的敬畏之情。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是一座承载着历史记忆和人类希望的地方,每一位来到这里的人都会被深深触动,唤起对和平的思考和追求。
在纪念馆外围,有数座雕像,他们生动的再现了在南京大屠杀之际,南京的男女老少的真实生活状态,狰狞的表情诉说了当时的惨痛。
进入展馆,沿着展览路线,首先参观了“史实馆”。从淞沪会战到南京保卫战,展厅详尽地展现了南京沦陷的全过程。无数英勇的爱国将士以身殉国,易安华将军家书“不灭倭寇,誓不生还。国将不保,何以家为?”壮气磅礴的家书,写出将军以身许国的志愿,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精神深深打动了在场的所有游客。纪念馆陈列了大量珍贵的历史文物、相片,通过多媒体展示、详细的文字解说和细致的历史数据配以悲壮的哀乐,生动地再现了南京大屠杀的惨状。游客能够通过展品和照片了解到南京大屠杀期间的残酷场景和罪行。展板上的文字介绍和目击者的证词提供了更加直观的信息。展览室内展示的遗物包括遇难者的衣物、个人物品和文物,这些无声的遗物深刻地展示了当时的悲剧。
在展厅中,还有一些专门展示南京大屠杀受害者遗物的展览室。这些遗物包括遇难者的衣物、个人物品以及与屠杀相关的文物,它们都是历史的见证,这些无声的遗物都承载着一个个生命的悲惨遭遇。
同时,展厅也展示了南京大屠杀期间中国人民的抵抗和救援行动,他们用自己的生命捍卫了尊严和正义,为和平贡献自己的力量。那些勇敢救援的国际友人和为向外界诉说南京大屠杀而奔走呼号的志士,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人性的光辉。
当所有人走进万人坑时,全体默哀,轻声缓步,一同缅怀遇难同胞。参观过展览后,所有游客来到纪念广场。广场上矗立着一座巨大的十字架,上面刻有南京大屠杀时间1937.12.13-1938.1。人们在这里献花、默哀、祈祷,以此表达对遇难同胞的怀念和哀思。墙上的30万数字是对日本侵略者的无声控诉。
 
作者:范晨露 来源:安徽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