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大连理工大学“水乡智韵”实践团深入嘉兴港,探究产教融合共促港口智能化发展

发布时间:2024-09-01 阅读: 一键复制网址

  2024年8月21日下午,大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第六届“行走的思政课”暑期实践攀登计划“水乡智韵”实践团前往浙江海港嘉兴港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嘉兴港务公司”)进行学习调研。此次调研旨在通过实地学习,深入了解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传统港口向智慧港口转型升级的生动实践,探索产教融合在新时代的新路径。

图为“水乡智韵”实践团与嘉兴港务公司人力资源部主任合照,公司工作人员摄。

智港未来:战略引领的智慧转型

  首先,码头负责人沈老师代表嘉兴港务公司欢迎“水乡智韵”实践团一行人的到来。实践团成员在沈老师的陪同下,参观了港口码头、智慧控制中心等多个关键区域,详细了解港口的生产运营情况、智慧化建设进展及未来发展规划。此外,实践团成员们还实地参观了无人化堆场、自动化装卸设备等现代化设施,对智慧港口的高效运作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沈老师指出,嘉兴港务公司近年来在智慧港口建设方面取得显著成果,嘉兴港务公司的智慧港口建设,不仅仅停留在技术层面,更在于其构建了一套绿色、高效的现代化运营新模式。智慧控制中心的实时监控与数据分析,让港口的管理决策更加精准高效;自动化设备的广泛应用,减少了人力成本,提升了作业安全性;而绿色能源的使用和环保措施的实施,则让港口在发展的同时,也实现了对环境的友好与保护。


图为沈老师在带领“水乡智韵”实践团成员参观码头智慧控制中心,实践团成员摄。

  智慧港口的建设,是嘉兴港务公司响应时代号召、顺应发展趋势的重要举措。通过引入先进的自动化装卸设备、构建智能化管理系统及大数据分析平台,港口实现了作业效率的大幅提升和运营成本的有效降低。在这里,每一台设备、每一个系统都在默默诉说着科技赋能港口转型升级的生动故事。嘉兴港务公司已然形成了智慧、绿色、高效的现代化港口运营新模式。

人才驱动:港口转型的强劲引擎

  在座谈中,实践团与公司人力资源部主任王建华进行广泛交流,围绕港口智慧化转型发技术路径、管理模式、产教融合模式在智慧港口建设中的应用等主题进行深入探讨。王主任着重指出人才在推动传统港口向智慧港口转型升级的重要作用。嘉兴港务公司依托其丰富的产业资源和技术优势,与浙江大学、大连海事大学等多所高校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开展科研项目和技术攻关,为港口行业的转型升级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技术支持。

  但团队成员在交流中发现,企业与高校双主体产教融合的实际过程中,依然存在产教融合机制不全、校企态度冷热不均、产教融合深度不足、人才共育措施不力等现实问题。面对多重现实挑战,企业与高校应协同发力,深入链接,通过产教、校企、群间、群内等多主体合作,实现产学研创循环共生,多主体协作共同探寻发展路径,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


图为王主任在为“水乡智韵”实践团成员介绍港口基本情况,实践团成员摄。

  此次嘉兴港之行,“水乡智韵”实践团成员们亲眼见证了传统港口向智慧港口转型的华丽蜕变和显著成就。同时基于此次调研,“水乡智韵”实践团也深刻认识到产教融合已然是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有效途径。嘉兴港务公司在智慧港口建设方面的成功经验,不仅在于其先进的技术装备和科学的管理模式,更在于其深谙产教融合之道,通过与高校、科研机构的紧密合作,共同攻克技术难题,培养高素质人才,为港口的持续创新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面对产教融合过程中的诸多现实问题,“水乡智韵”实践团将结合专业知识继续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同时加强与企业的沟通合作、深化产教融合的内涵与外延,为推动港口行业的转型升级和产教融合贡献青春力量。

作者:大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水乡智韵”实践团 来源:大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水乡智韵”实践团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共振乡村梦——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实践团走进宜兴探索传统文化与农业振兴之路
  • 银发守护者调研团超龄灵活就业人员权益调研通讯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