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之美,传承之心
在这个热情似火的夏日,一场别开生面的学习之旅正在开启。2024年6月27日,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人文传媒学院“茵茵绿芽·国学风华”暑假社会实践团队泰州片区的成员走进泰州鑫龙社区,与小朋友们齐聚一堂,带领小朋友们深入探索中华传统文化的瑰丽世界,学习二十四节气的奇妙韵律,感受传统节日的浓厚氛围,亲手体验剪纸的精妙技艺和扎染的独特魅力。
中秋节,作为中国传统节日的璀璨明珠,凝聚着深厚的人文情怀和美好祈愿。二十四节气,作为中国古代农耕文明的智慧结晶,蕴含着丰富的天文地理知识和自然规律。为增进小朋友对中秋节独特魅力的领略和认知以及对二十四节气的熟悉和理解,我为小朋友们带来了生动有趣的中秋节和二十四节气讲解。
课堂伊始,当我看到小朋友们那一双双充满好奇和期待的眼睛,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责任感。希望通过对中秋节、二十四节气这些中华民族千年传承的智慧结晶的介绍,在孩子们的心中种下文化的种子。
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和互动环节,小朋友们对中秋节的团圆寓意、对二十四节气中蕴含的农耕智慧有了初步的认识。他们积极地提问、踊跃地分享自己的想法,那充满童真的话语让我深切地感受到传统文化在新一代心中依然有着强大的吸引力。

图为王子琦同学在课堂上详细介绍中秋节。 多彩大学生网通讯员 杨美玲 供图 而折纸与做漆扇的环节更是将活动推向了高潮。折纸,一项充满创意与巧思的手工艺术,犹如灵动的精灵在指尖跳跃。它以一张平凡的纸张为起点,通过折叠、翻转、弯曲等简单动作,创造出无数奇妙的形状和结构。它无需复杂的工具和材料,仅凭双手和想象力,就能将一张纸变成令人惊叹的艺术作品。比如,一朵精致的玫瑰花,每一片花瓣都经过精心折叠,栩栩如生;一个立体的五角星,线条利落,棱角分明。
漆扇,作为中国传统工艺的杰出代表,散发着古朴而神秘的韵味。 漆扇的制作是一门精细的艺术。工匠们精心挑选优质的材料,如竹子、绢帛等,为扇子打造坚实的骨架和柔滑的扇面。而后,运用精湛的漆艺技巧,在扇面上绘制出绚丽多彩的图案。这些图案可能是优雅的古典花卉,也可能是灵动的飞禽走兽,每一笔每一划都凝聚着工匠们的心血和情感。 漆扇不仅是实用的纳凉工具,更是一件极具观赏价值的艺术品。当你轻轻摇动漆扇,仿佛能感受到历史的微风拂面而来。折纸与漆扇,一个简约而富有变化,一个华丽而蕴含深厚。它们虽形式不同,却都展现了人类对美的追求和对传统的传承。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折纸和漆扇宛如宁静的港湾,让我们的心灵得到片刻的休憩和滋养。让我们共同欣赏和珍视这两项宝贵的艺术财富,使其在岁月的长河中继续闪耀光芒。在折纸活动中,小朋友们用他们稚嫩的小手,努力地折叠出一朵朵精美的纸花。在漆扇活动中,他们用心地学习,一步一步绘制着属于自己的漆扇。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不仅锻炼了动手能力,更培养了耐心和专注力。
图为张译文、梅萍萍同学教小朋友做漆扇。 多彩大学生网通讯员 杨美玲 供图 看着孩子们脸上洋溢着的成就感和喜悦,我也由衷地感到快乐。这次活动让我明白,传承传统文化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情感的交流和心灵的碰撞。我们有责任将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传承下去,让下一代在传统文化的滋养中茁壮成长。
未来,我希望能够参与更多这样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为孩子们打开更多了解传统文化的窗口,让传统之美在他们的心中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
(通讯员:王子琦)
作者:多彩大学生网 来源:多彩大学生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追溯红色文化,探寻红色精神
- 2024年6月22日至24日,河南工业大学外语学院的四名大学生组成“红心向党队”探访了二七纪念塔,接受了一次深刻的红色教育洗礼。在这次
- 08-27
- 惊蛰启春时,河山绘未来
-      2024年7月12日,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红心研磨团队在新洋街道新洋社区开展了一场富有创意和教育意义的志愿教学活
- 08-27
- 惊蛰时节生机现,线下实践意趣浓
- 春风和煦,暖意融融,新洋街道新洋社区近日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惊蛰主题线下实践讲座,它如同春日的暖阳,温暖了每一位社区居民的心。
- 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