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和光同尘 志愿与时舒卷
在2024年盛夏的序幕缓缓拉开之际,我怀着对教育奉献的渴望和对华夏文明的深情,踊跃加入了致力于传播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人文传媒学院“茵茵绿芽·国学风华”暑期实践团队。随着夏日热浪的来袭,我们团队在泰州的街头巷尾,展开了一系列充满活力的文化活动。对我而言,这不只是一次为未来教鞭增光添彩的经历,更是一场深度的文化传承和心灵之旅。
我们的行动核心是深入泰州市鑫龙社区,通过一系列创意十足的课程让孩子们接触并了解中国的传统艺术。我们组织了国风舞蹈、成语故事讲述、历史情景再现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体验等多个板块,旨在让年轻的心灵在亲身参与中感受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在这段实践经历中,我全情投入于国风舞蹈的教学以及古代典故的讲解。通过舞蹈这一艺术形式,我们不仅展示了中华民族向前奋进的精神风貌,还利用旋律优美、易于记忆的音乐让孩子们在欢快的氛围中得到身心的双重提升。而在探索历史的课堂上,我特地选择了“卧薪尝胆”这一经典故事作为切入点,借助《史记》这一史诗级作品,向孩子们展现了面对逆境时不屈不挠的价值观。同时,我还向他们简要介绍了《史记》的相关背景,如作者司马迁的生平事迹、史书的构架及其编纂历程等,帮助他们认识到这些故事背后的文化深度和其持续传递的重大意义。
这次暑期实践,让我深刻领会到,优秀的传统文化不仅是那些遗留下的文本和故事,更重要的是其背后所承载的历史精神和那些源远流长的传承过程,这些都共同编织成了一部激励人心的壮丽史诗。
图为毛艺涵同学为小朋友们讲解成语释义。多彩大学生网通讯员 杨美玲 供图 在这次国风暑期实践中,我深切地体会到了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与独特魅力。这不仅仅是一种技艺和知识的传递,更是一种精神和价值观的再现。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责无旁贷地要肩负起传承和弘扬这份珍贵文化遗产的重任。
活动筹备过程中的种种挑战,如吸引社区居民的参与、确保活动的吸引力和效果,无疑考验了我们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正是这些困难和挑战,锻炼了我们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使我们之间的友情和默契得以加深。
在这一系列的活动中,我有幸见证了孩子们从最初的好奇探索到逐步的尝试参与,再到完全的沉浸与热爱。他们或聚精会神地听讲,或专心致志地学习,对传统文化表现出深厚的敬畏和喜爱,让我感受到了莫大的满足。仿佛看到那股传统文化的火种,在这些年轻的心灵中被悄然点燃,预示着这份力量将绵延不绝,一代代传承下去。
虽然暑期实践已经结束,但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之路才刚刚开始。我相信,只要我们每个人都能够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用心去学习和传播这份文化,就一定能够让它在新的时代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未来,我将继续深入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和传播能力。同时,我也希望能够有机会参与到更多类似的活动中去,与更多的人一起分享这份文化的魅力与智慧。我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定能够代代相传、历久弥新。

图为毛艺涵同学为小朋友们讲解成语释义。多彩大学生网通讯员 杨美玲 供图 总结这次国风暑期实践,它不仅为我的知识库增添了丰富的内容,也为我的技能树增加了新的分支。更重要的是,这次经历像一股清泉,滋润了我的心灵,促进了我内心的成长。这段旅程加深了我对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信仰和决心。未来的日子里,我将满怀激情,坚定不移地继续在这条传承之路上勇往直前。
(通讯员:朱可越)
作者:多彩大学生网 来源:多彩大学生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追溯红色文化,探寻红色精神
- 2024年6月22日至24日,河南工业大学外语学院的四名大学生组成“红心向党队”探访了二七纪念塔,接受了一次深刻的红色教育洗礼。在这次
- 08-27
- 惊蛰启春时,河山绘未来
-      2024年7月12日,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红心研磨团队在新洋街道新洋社区开展了一场富有创意和教育意义的志愿教学活
- 08-27
- 惊蛰时节生机现,线下实践意趣浓
- 春风和煦,暖意融融,新洋街道新洋社区近日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惊蛰主题线下实践讲座,它如同春日的暖阳,温暖了每一位社区居民的心。
- 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