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安理学子三下乡:探非遗,促振兴

发布时间:2024-08-25 关注: 一键复制网址

  暑期期间,为了增进对于文体非遗的了解以及其对乡村振兴的影响,由安徽理工大学的8名学生组成的三下乡队伍非遗探索乡村振兴团前往安徽省宿州进行了实地考察,在这次考察中近距离的接触到了非遗文化展物并且了解到了一些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

  这次考察的第一站是宿州市博物馆。在对宿州博物馆的参观过程中,我们了解到了关于宿州马戏的历史以及宿州马戏的表演形式,同时见到了许多表演时的服饰。

  图为实践队在宿州市博物馆参观 杨稀媛 摄

  在参观的同时,同学们也采访了许多前来参观博物馆的居民,有青年人,有中年人以及许多家庭群体。了解到了目前许多年轻人对于宿州马戏的了解较少,而年龄在50岁左右的对马戏的了解较多。当同学们在问及到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与新媒体的融合促进其自身的发展时,许多人的回答是可以和短视频平台,比如快手,抖音等结合,提高非遗知名度,同时许多人认为非遗文化与新媒体结合后可以对乡村振兴产生一定的影响。这些展物让我感受到了在这些展品下所蕴含的文化底蕴和艺术价值,同时也让我对中华文化有了进一步的感悟。

  在宿州市蒿沟镇上,同学们见到了当地的工作人员,并进行了一场交流会,交流了关于当地马戏的发展,让同学们对马戏的认知有了一些增长,同时也了解到了马戏所面临的一些困境。我们可以感受到当地人民的热情以及当地对于三下乡团队的支持,在交流中当地的工作人员给我们团队提供了许多建议,让我们感觉收获颇多。

  图为实践队入宿州市蒿沟镇考察 张林岚 摄

  在宿州泗县,同学们也观看了当地的泗县戏,感受这种未见过的戏曲。同时,同学们从当地的村民那里了解到泗县戏近期的发展很好,表演的场次也很多,并且当地的许多学校每年都会举办泗县戏进校园的活动,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们了解到泗县戏,感受泗县戏的魅力,增长泗县戏的普及度。

  图为泗州戏曾表演场所尹雪淼 摄

  目前,在宿州泗县当地有许多人从事泗县戏表演的行业,这也是他们的职业,可以看出目前泗县戏的发展已经可以支持一些演员的生活了,在文化传承的同时,许多泗县戏表演从业者也可以获得报酬,既可以养家,也可以从事他们的热爱,为当地的宿州泗县戏曲的传承尽一份力。

  在观看泗县戏的时候也让我感受到了这种戏曲的魅力之处,看着台上的演员在台上如此投入的表演,可以感觉到了他们所饰演的人物的情感。

  通过这次暑期三下乡的实践活动以及调查问卷和实地走访,同学们了解到了目前部分宿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以及他们正面临着转型困难,难以与当今社会新媒体融合的困境。但即使如此仍有人在为了以及内心的热爱而努力,为了这些文化遗产的传承而奋斗着。

  图为实践队合照 张林岚 摄

  随着三下乡活动的结束,大学生志愿者们带着许多收获返程,同时希望可以有更多的人加入到宿州非遗的传承中,为非遗跟上时代脚步提出宝贵建议,帮助非遗的发展,促进非遗发展带动乡村振兴。同时这次的实践在增长我的见识的同时,也让我较为深刻的体会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希望以后这些文化遗产可以被更多的人了解,让更多的人了解到这些充满着古人智慧的结晶。

作者:刘静茹 来源:安徽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勇担使命,不负韶华:“南水北调渠送远,引江补汉洞输长”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赴三峡工程开展实践教
  • 推普走乡村,共系民族情 ——国语传四方
  • 三下乡|以数字之光助力乡村发展
  • 三下乡|以数字之光助力乡村发展
  • 新时代青年作为实现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对于全面激活农村发展潜能、破解乡村振兴痛点、推动农村数字化建设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为肩负
  • 08-25
  • “乡”约盛夏,积极投身防火宣传活动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