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传承红色精神,赓续红色血脉,铭记艰苦革命历史。2024年8月18日,河南工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七名同学组成一支“寻星”社会实践团参观家乡红色基地,学习家乡红色文化。团队第二分队前往驻马店市确山县竹沟革命纪念馆、河南省安阳市滑县烈士陵园追寻红色革命记忆,切身感受革命者们无私奉献,攻坚克难的革命精神。
“群众是秧我是瓜,秧肥花开瓜儿结”流传在竹沟的顺口溜仿佛将我们带回了那个艰苦奋斗的年代。8月20日,“寻星”社会实践团第二分队成员到达驻马店市确山县竹沟革命纪念馆感受信念如山的竹沟精神。
(确山竹沟纪念馆正门合影。禹铎摄)
步入纪念馆,高大的纪念碑映入眼帘,无声诉说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作为抗战时期中共河南省委、中共中央中原局所在地,新四军二师、四师、五师的重要发祥地,竹沟素来有“小延安”之称,在这里,军民同心共同书写革命奇迹。越过千重水,踏破万重山;胡服同志到竹沟,妙定中原计。向前走,刘少奇同志办公室旧址静静矗立烈日之下,阳光模糊了视线,仿佛刘少奇同志正坐在阴影中望着窗外。一路上团队成员参观了中共中央中原局旧址、《竹沟抗日根据地斗争史》陈列室、《竹沟革命斗争史》陈展大厅等红色文化景点。竹沟精神与延安精神一脉相承,具有坚定信念、依靠群众、艰苦奋斗、顾全大局的丰富革命内涵。
(竹沟革命斗争史陈展大厅合影。禹铎摄)
离开竹沟,8月22日带着无上的激情,“寻星”社会实践团来到河南省安阳市滑县革命烈士陵园致敬革命先烈。“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到处是青山”清晨的阳光中,社会实践团的成员步入陵园,正面刻有“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大字的纪念碑静静地伫立在云层之下,仿佛在为1637名革命烈士诉说着一段段不朽的历史。回首当下,天朗气清,陵园中心的八角凉亭无声的矗立在群墓之中,中心是革命烈士赵明琦之墓,此刻虽石碑冰凉,但碑文传递的红色革命精神熠熠生辉。随后,团队成员们分组行动,进入碑群。1637位革命烈士,每一块石碑都是一份报国赤子之心。我们继续前行,在新的征程上我们用行动续写着无私奉献的革命精神,书写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辉煌篇章。
(团队成员在烈士陵园合影。王亚鹏摄)
通过实地参观、深入学习和认真研讨,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先辈们那种崇高的爱国情怀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沿着我党走过的百年光辉历程,我们将内心的感动转化为具体的实际行动,立志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努力,奋斗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