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东林材子“三下乡”实践纪实:赓续延安红色血脉,感受圣地发展新格局

发布时间:2024-08-23 关注: 一键复制网址
东林材子“三下乡”实践纪实:赓续延安红色血脉,感受圣地发展新格局
为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积极传承红色基因、弘扬延安精神、推动乡村振兴,由东北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学子组建的巨澜队踊跃报名,在全国百余所高校的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与东南大学、东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高校一同入选“赓续红色血脉,助力圣地发展”2024年全国大学生延安暑期社会实践专项活动。8月9日至8月14日,巨澜队踏上了前往延安的社会实践活动之旅。他们深入这片孕育了伟大革命精神的红色圣地,缅怀革命先烈,探寻乡村振兴的崭新路径,积极投身于生态保护与文化传承的工作之中,用实际行动践行“青春心向党,奋进新征程”的使命担当,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为延安红色精神的传承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与希望。
“红色足迹·信仰之光”延安探索:追寻革命记忆,传承红色基因
岁月回响·革命记忆
延安革命纪念馆:历史长卷,精神丰碑,回响革命岁月歌。
8月9日实践团队走进延安革命纪念馆参观学习。在纪念馆前,一座毛主席的巨幅人像巍然屹立,他目光深邃,凝视着远方,仿佛在向后人诉说着那段峥嵘岁月的故事。面对这尊历史伟人的雕像,实践团的全体成员,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以鞠躬的形式向毛主席像致以崇高的敬意。团队成员则表示:“站在毛主席雕像前鞠躬的那一刻,我仿佛与革命先烈们建立了一种特殊的联系。我感受到了他们对我的期望和嘱托,也更加坚定了我要为实现中国梦贡献自己力量的决心。”
“铭记延安精神,珍惜和平生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的誓言在队员们心中久久回荡。团队成员决心将延安精神融入学习与生活,把这份红色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不仅要在个人成长道路上勇往直前,更要积极投身国家建设事业,用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青春力量。
 
团队成员在延安革命纪念馆前合影 王鹤婷摄
参观结束后,来自全国各地多所学校的实践团队齐聚一堂,在馆外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交流活动。在交流过程中,学生们纷纷表示,虽然他们来自不同的学校,但都有着共同的目标和追求——那就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当代将把这份责任和担当转化为实际行动,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升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为实现个人梦想和民族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智慧摇篮·教育圣地
抗日军政大学:革命学府,智慧摇篮,培育英豪展宏图。
8月9日,巨澜队实践团成员来到中国抗日军政大学旧址,开启了一段意义非凡的学习之旅。通过讲解员生动的讲解,成员们了解到抗大在烽火岁月中为培养革命英才作出的卓越贡献,彭德怀等革命先辈的坚定信念与卓越领导,更深深触动了每位成员的心灵。“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这一深刻理念在成员间引起共鸣,他们认识到抗日战争的艰苦卓绝更明白了革命胜利来之不易,作为新时代青年,不仅要在学术研究中深入挖掘抗日历史,更要将抗大所承载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融入未来的学习生活中,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青春与力量,让延安精神在新时代的征程中继续闪耀光芒。

团队成员参观中国抗日军政大学时的合影 王鹤婷摄
“希望田野·青春助力”延安实践:共绘乡村新画卷,赋能乡村振兴路
岁月留声·文脉传颂
延安文艺纪念馆:艺术殿堂,时代号角,激发创新正能量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 8月10日,巨澜队一行步入延安文艺纪念馆,在讲解员的带领下,他们细细品味着每一件展品背后的故事,感受着延安文艺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馆内丰富的展品和生动的展陈,让成员们领略了延安时期文艺工作者们用笔墨书写革命、以歌声鼓舞人心的壮丽图景。
 
队员在文艺纪念馆前合影 王鹤婷摄
巨澜队成员有幸与其他团队共同演唱《黄河大合唱》。当那熟悉的旋律响起,整个场馆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所凝聚。成员们与来自四面八方的朋友们共同用歌声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和对革命先烈的缅怀。这次经历不仅让巨澜队成员们深刻感受到了延安文艺精神的魅力,还让他们体会到了团结合作、共同奋斗的力量。在未来的日子里,他们将带着这份宝贵的记忆和感悟,继续前行在青春的道路上,学习延安文艺精神,勇于创新,用实际行动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数字桥梁·直播兴农
乡村直播带货中心:青春助力,直播让农品走出大山。
8月14日,实践团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参加了“青耘中国”直播助农实践活动。通过镜头,他们将延安的特色农产品推向全国,不仅帮助农民拓宽了销售渠道,增加了收入,也进一步提升了延安农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这次活动不仅让队员们亲身体验到了助农的喜悦与成就感,更让他们深刻认识到,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应当积极投身社会实践,用实际行动践行社会责任,为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贡献自己的力量。实践团的成员们纷纷表示,要将这份红色精神与助农实践中的责任感与使命感融入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不断学习进步,弘扬革命传统,让红色基因在心中生根发芽,共同为构建更加繁荣昌盛的祖国贡献青春力量。
“爱心传递·温暖延安”志愿服务行动:以青春之名,践行社会责任
童梦护航·爱心启航
儿童福利院探访:纯真笑脸,爱心汇聚,启航希望之舟。
2024年8月13日,团队在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市儿童福利院探访交流。此次活动旨在通过实际行动,为福利院内的残障儿童送去关怀与温暖,同时深化团队成员对社会责任的认识,促进社会各界对特殊儿童群体的关注与支持。
活动中,成员们首先教孩子们如何正确叠衣服。他们一边示范一边讲解,引导孩子们动手实践,体验掌握生活技能的乐趣。小朋友们学得津津有味,不少孩子还兴奋地展示起自己叠好的“作品”,现场洋溢着欢声笑语。
随后,安全知识与卫生知识讲座也相继展开。实践团队通过问答等形式,向孩子们讲解了安全出行、防拐卖等安全常识,也强调了勤洗手、戴口罩、保持个人卫生等卫生习惯的重要性。
 
团队在儿童福利院的合影 王鹤婷摄
“看到他们虽身处逆境却依然乐观向上,我深感震撼。”一名成员在分享感悟时动情地说,“这次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每个人的生命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我们应该更加珍惜自己所拥有的,同时也要尽己所能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其他队员也纷纷表示,这次社会实践不仅是一次简单的探访活动,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和成长的契机,让他们学会了更加包容、理解和关爱他人。他们将用实际行动诠释了青年一代的担当与奉献,为推动社会进步、构建和谐社会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岁月致敬·老兵荣光
八一敬老院慰问:英雄暮年,岁月如歌,致敬老兵荣光情。
2024年8月13日,巨澜队一行带着对历史的敬畏与对英雄的敬仰,踏入了延安市八一敬老院。此次活动旨在通过与老兵的面对面交流,深入学习延安精神的内涵,同时向这些为国家和民族做出卓越贡献的退伍老兵表达最诚挚的敬意。
在敬老院内,巨澜队的成员们有幸与多位曾在延安战斗过的老兵进行了深入的交流。老兵们不仅讲述了他们在革命战争年代的英勇事迹,还深情地阐述了延安精神的真谛。从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再到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开拓创新的思想路线,老兵们的话语中充满了对延安精神的深刻理解和坚定信仰。他们的讲述,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仿佛回到了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感受到了延安精神的强大力量。
在交流的过程中,老兵们还特别对巨澜队的青年们寄予了厚望。他们鼓励青年人要好好学习,继承和发扬延安精神,勇于担当时代赋予的责任和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团队成员与老兵合影留念 王鹤婷摄
此次巨澜队探访延安八一敬老院的实践活动,不仅让青年一代深刻领悟到了延安精神的内涵与价值,更激发了他们爱国爱民的情怀与责任担当。老兵们的英勇事迹与延安精神的深刻阐述,如同一股清泉,滋润了青年们的心田,为他们指明了前行的方向。我们相信,在延安精神的引领下,巨澜队的青年们定能不负韶华,勇往直前,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结语:延安,一本永远读不完的书
回望五天的社会实践活动,巨澜队不仅是在追寻历史的足迹,更是在汲取前行的力量。习近平总书记赴延安重温革命旧址时指出,“延安革命旧址见证了我们党在延安时期领导中国革命、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光辉历程,是一本永远读不完的书。”在延安这片神圣的土地上,队员们赓续红色血脉,用实际行动诠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深刻内涵。他们将牢记先辈的教诲,秉持延安精神,勇于担当、敢于创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作者:东北林业大学倪彤彤,冯嘉馨 来源:多彩大学生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社会实践报告:张自忠纪念馆之行——铭记历史,致敬英烈
  • 星火燃四方,山河正当寻(一)
  • 星火燃四方,山河正当寻(一)
  • 为传承红色精神,赓续红色血脉。河南工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七名同学组成一支“寻星”社会实践团参观家乡红色基地,学习家乡红色文化。团
  • 08-23
  • 渤海大学外国语学院“探忆峥嵘岁月,赋能龙江振兴”调研实践
  • 深入压力容器制造一线:青岛科技大学“三下乡”社会实践总结
  •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行走中华 智汇广深”实践队|数智赋能筑信仰,挺膺担当砺青春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